2013-01-24 08:14:00 來源:證券時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繼恒生銀行簽單首家前海跨境貸款后,香港銀行業競相奔走,積極向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爭取跨境貸款的額度。銀行界人士表示,首批跨境貸款將于一季度正式敲定。
中信銀行(601998)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主管廖群博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首批跨境貸款應該在一季度完成,春節前希望不大。目前香港銀行的競爭非常激烈,前海跨境貸款業務的展開對于香港銀行業來說具有深遠影響,香港本地市場有限,現在可為內地中資企業做跨境貸款,未來的需求將更大。
也有市場人士擔心,目前香港6000~7000億的人民幣資金池并不能滿足前海企業的需求。廖群博士指出,這并不會成為制約跨境貸款業務發展的瓶頸,就算是目前香港現有的人民幣不夠,香港政府同中國人民銀行也有2000億的人民幣互換協議。再者,人民幣資金池也有自身的作用機制,在利率市場化的情況下,如果貸款的收益高,人民幣存款的利息也會上升,更多的港人會把港幣兌換成人民幣,增加存量,如果前海企業的需求增加,相應的利率也會上升。
匯豐銀行香港區總裁馮婉眉表示,希望成為首批跨境銀行的參加行,但是不會僅僅看重一單跨境貸款或者外匯的交易,而著眼于前海整體的發展,密切關注其規劃,以前海作為深港合作深化的重點,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一步發展。
東亞銀行、渣打銀行也不甘示弱,近期內頻繁與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方面接觸。東亞銀行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上報的首批人民幣跨境貸款業務主要是針對已經合作并在前海注冊的老客戶,具體的利率優惠也同企業之間商討而決定。
中銀香港主管人民幣業務的高層人士透露,中銀香港也已經遞交了跨境貸款的申請,就多年的深港兩地人民幣業務的經驗來看,前海企業來香港貸款并無基準利率,在香港資金成本很低,比企業在內地貸款便宜1到2個百分點,而內地企業貸款目前的規定是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最低下浮7成,上浮沒有限制。(李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