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7 09:37:00 來源:人民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上海銀監局數據顯示,2012年前11個月,共有17家在滬外資銀行完成增資123億元人民幣,充分顯示在全球經濟深度調整背景下外資銀行對新興市場的戰略傾斜和對中國經濟及上海金融的信心。
與此同時,外資銀行數量持續反彈,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聚集效應凸顯。2012年12月3日,中國銀監會正式批準巴西銀行籌建上海分行,這意味著國內首家南美銀行分行即將落戶上海,上海外資銀行國別和地區分布更趨多元。2012年全年,上海外資銀行數量在2009—2010年小幅萎縮后持續反彈,全年共新增一家中外合資銀行(浦發硅谷銀行),三家境外銀行分行(中國信托商業銀行上海分行、臺灣銀行上海分行、韓國大邱銀行上海分行),另有三家境外銀行分行(上海商業銀行上海分行、印度同心銀行上海分行、巴西銀行上海分行)獲批籌建。截至2012年11月末,已有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滬設立機構,其中包括外資法人銀行22家,各類外資銀行分行77家(含在華法人的分行和外國銀行分行),同城支行101家,外資銀行代表處84家。
數據還顯示,法人銀行在華網點穩步擴張。截至2012年10月末,上海外資法人銀行在境內共設分行191家(另有6家分行已獲準籌建)、支行397家,遍布全國26個省市區,覆蓋沿海地區、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促進了中西部地區金融和經濟發展。此外,部分外資銀行將其亞太區功能中心設在上海,使上海金融中心的區域輻射效應顯著增強。
復雜環境下實現平穩發展,對外資銀行在華展業的示范效應持續顯現。2012年以來,面對復雜的外部經濟和國內市場環境,上海外資銀行通過自身積極努力,克服困難,主要業務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態勢。截至2012年10月末,在上海注冊的外資法人銀行資產總額15535億元人民幣,1—10月累計盈利114億元,不良貸款率0.33%。上海外資法人銀行資產、貸款、存款和盈利分別占全國外資銀行比重的69%、71%、79%和77%。上海外資銀行以其持續健康發展對外資銀行在華拓展起著重要而積極的先行和示范作用。
外資銀行的特色金融服務引領市場,助推了上海銀行業金融服務轉型升級。浦發硅谷銀行的開業填補了上海乃至全國科技金融專業型銀行的空白,荷蘭合作銀行的農業信貸、北歐銀行的船舶融資、澳洲銀行的農業和能源金融都頗具特色,是上海金融中心整體服務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力推動了金融服務轉型升級的進程。另一方面,外資銀行積極發揮專業優勢,在其擅長的外匯貸款、跨境人民幣結算、銀團貸款、貿易融資、財富管理、現金管理、金融衍生品以及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去等方面為本地市場引入了成熟的產品和先進的風險管理經驗,有效促進了金融中心整體服務能力的提升。(謝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