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1 09:50:0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2012即將過去,但是壽險保費負增長的“烏云”卻遲遲沒有散去。面對2012保費負增長,不少險企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壽險產品的分紅險、萬能險相對于銀行等其他類理財產品的吸引力下降。但與此相對應的是,健康險公司的保費增長卻相當喜人,在這種情況下,近期包括中國人壽在內的多家險企開始大力推廣健康險,嘗試以健康險產品來實現突圍。
健康險增長喜人
雖然2012即將過去,但壽險公司頭上的保費收入壓力有增無減,受困于今年市場行情不理想和銀保新政等多種因素影響,今年壽險公司的保費收入明顯放緩了。
據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壽險公司的總保費為8572億元,同比增長僅3.45%。很多公司的保費增長明顯放緩,如太保、平安、新華前10個月壽險保費收入同比分別增長0.3%、8%、4.6%;同時也有一些公司的保費負增長,如中國人壽前10個月保費收入為2798億元,同比增長為-0.8%;此外,部分公司的保費同比下滑較嚴重。如民生人壽前10個月保費收入78億元,同比下降7.7%;正德人壽前10個月保費收入1.6億元,同比下降50.96%。相比壽險業整體保費的小幅增長,多家公司的銀保渠道更是大幅下滑,分析預計今年前8個月同業銀保新單保費普遍下滑30%左右。
今年12月1日,在北京金博會的保險行業年會上,中國人壽總裁萬峰直言,保費增長放緩的原因,其實就是產品不行了,壽險產品沒有競爭力。
他表示,這些年來人壽保險都是以理財產品、萬能產品、投連產品為主,這些產品在資本市場好的時候,投資回報率不錯;而在資本市場不好的情況下,所有的分紅產品、理財產品的投資回報率都不行了;且過去理財產品很少,現在銀行、證券、信托、基金全部都發理財產品,從時間上看,人家可以發三個月、一年的,而保險行業最短發三年,最長發十年。
他認為,“保險產品競爭不過人家,而且人家的回報率短期內可達五點幾,一年可達八點幾,而我們的壽險業有紅才分,有收益才給,你有什么競爭力?所以說,不是銀行不給我們賣了,不是不讓保險公司進去了,是壽險公司的產品競爭力不行了。”
一方面是壽險公司保費增長受壓,另一方面則是健康險保費出現了井噴,據了解,今年前10個月,健康險保費收入732.6億元,同比增長25%,遠高于壽險公司整體水平。
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國內四大專業健康險公司的保費增長勢頭很好。據了解,人保健康實現保費收入69億元,同比增長81%;昆侖健康實現保費收入2.47億元,同比增長278%;和諧健康實現保費收入1.07億元,同比增長7692%;平安健康實現保費收入1.81億元,同比增長79%。
事實上,多位險企人士也認為,壽險公司的保費負增長,是由于分紅、萬能等投資類產品的吸引力下降,應該大力推廣保障類保險產品。
銀保冀望健康險脫困?
12月19日,中國人壽在杭州發布了“愛心系列”保險產品。據了解,該系列產品包含兩款組合,即“愛心呵護”和“愛心護理”產品組合,“愛心呵護”主要是保障兒童的住院醫療風險,“愛心護理”是保障老年人的護理風險。
意外的是,上述兩款產品將放在銀保渠道銷售,而非傳統的個險渠道。據中國人壽相關人士介紹,該系列產品將是公司明年在銀保渠道主打的產品之一。
一些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般來講銀保客戶更看重收益,因此,通常銀保渠道銷售的產品以理財類保險產品為主,比如萬能險、分紅險等,諸如健康險之類通常放在個險渠道賣,因為產品相對復雜,客戶業更容易接受。因此,未來銀保客戶是否愿意買健康險,這對保險公司是一個挑戰。
事實上,在今年壽險保費增長受壓的情況,多家保險公司已開始大力推廣健康險了。11月25日,太平洋保險與羅氏制藥、瑞士再保險公司簽署三方合作協議,力圖通過優勢互補,提供更加完備的新一代健康保障產品與健康服務,以便更好地滿足客戶多樣化的健康保障需求。此外,還有工銀安盛人壽也在11月份推出了“全球醫療保險”高端醫療保障計劃全新上市。
而中國人壽也并非第一家準備在銀保渠道大張旗鼓推廣健康險的唯一企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11月份,新華保險在銀保渠道推出了“康愛無憂”防癌保障計劃。據了解,該保障計劃已將原位癌、皮膚癌等5種輕度疾病納入保障范圍,而且保障期限也拉長至70~80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