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31 10:11: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一卡通天下”,這是中國銀聯所勾勒的銀行卡應用前景。
為此,人民銀行力推金融IC卡發行。2010年5月,人民銀行正式頒布《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業內稱為PBOC2.0規范。人民銀行金融IC卡推進工作領導小組主任李曉楓在10月19日的“金融IC卡高層論壇”透露,人民銀行剛剛完成了PBOC3.0標準的編制修訂工作。
PBOC3.0相比PBOC2.0增加了很多前期試點過程中總結出的行業應用功能,同時也將助力銀行移動支付的發展。
對于銀行而言,借助金融IC卡是進入移動支付的良機,但是在金融IC卡發行過程中,卻面臨九龍治水的局面,銀行處于弱勢境地,導致不得不支付較高的運行成本。
布局移動支付良機
PBOC3.0相比PBOC2.0增加了諸如乘坐公交、地鐵的分時分段計費等不少以城市和行業進行劃分的一些新內容,同時還要解決IC卡怎么刷到線上——互聯網終端的問題。
在李曉楓看來,之前銀行業在互聯網上是落后了一步的,表現為“有網銀,沒有網絡支付”,現在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互聯網正在飛速發展,銀行必須吸取教訓,避免“有手機銀行,沒有移動支付”的尷尬局面。就像下圍棋,“寧失一子,不失先手。”
“互聯網把有卡變成無卡,而在移動互聯網上,我們可以把無卡變成有卡。”在中國銀聯總裁許羅德看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正是銀行布局的一個機會。業內人士介紹,這主要是將銀行卡芯片“植入”手機實現,這樣不僅解決了安全性問題,用戶直接“刷手機”更加方便。
此前,IC卡主要是在經濟發達地區推廣,但從國際經驗來看,移動支付可能先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起來。為此,李曉楓敦促農業銀行加快發行IC卡和推廣移動支付的進度,因為經營網點設施不能到達的農村地區,手機卻是很容易到達,農行可以大力推廣 “手機銀行”。從浙江民泰銀行的試點經驗來看,漁民、個體工商戶、小企業主對“手機銀行”的接受度較高。“一次授信,循環貸款,方便地進行各種轉賬、支付,不用跑柜臺。”
農行IC卡發行起步晚于工行,但增長迅猛,今年初僅有25萬張,目前已經增長到了850萬張。農行零售業務總監兼個人金融部總經理李慶萍表示,到今年底農行發行的IC卡能達到1000-1500萬張。目前,IC卡發行量最大的是工行,已發行了3500萬張。
多部門博弈
人民銀行決心推動銀行卡“換芯”,去年3月11日出臺的《關于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列出了目標和具體實施的步驟。《意見》稱,2015年1月1日起在經濟發達地區和重點合作行業領域,商業銀行發行的、以人民幣為結算賬戶的銀行卡均應為金融IC卡。
去年以來,人民銀行主要推動了IC卡受理環境的改造,包括ATM機和POSS機的改造。今年的重點則是推動各家銀行多發卡,并整合更多的行業運用。
目前,社保卡已經加載金融功能,衛生部也和銀行合作推出了健康卡。
在這些具有行業應用功能的金融IC卡發行的背后,暗含了行業主管部門和銀行的博弈,雙方都希望“以我為主”。目前來看,銀行的話語權是相對較弱的,“是在行業應用卡的基礎上,加載了金融功能,而不是在金融卡的基礎上加載行業應用功能。”這使得,銀行承擔了發卡的成本,但卡的管理主要歸行業主管部門。
更大的問題在于,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地方政府都想推各種卡,并在這些卡上加載金融功能,沒有一個權威的主管部門來整合。比如教育部門希望推教育卡、旅游部門想推旅游卡。
最終可能導致的局面是“卡越來越多,錢包越來越大。”工商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總監李衛平擔憂,如果行業應用功能無法整合,推廣金融IC卡的結果可能和預想的目標背道而馳。
“不僅如此,不同的行業應用項目分屬不同的行業主管部門,在各主管部門的認識不一樣、要求不一致的情況下,對其卡的模式、數據的導入、發卡流程也不盡相同,導致商業銀行在系統建設,持卡、發卡等方面,重復投資,多頭運行維護,比較浪費社會資源。” 李衛平說。
為此,李衛平呼吁從加快全國金融IC卡推廣應用的戰略高度,盡快規范金融IC卡多行業的應用模式,避免重復投入,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