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6 08:49:0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加納政府嚴打淘金,124名中國公民已被羈押。
昨日凌晨,一則來自QQ上的求助信息,徹底打破了陸棄的平靜生活。求助者是陸棄一位遠在非洲加納的友人,這位朋友用手機圖片傳來了這樣的消息:加納中國人告急!
這些圖片展示了近期加納軍隊以肅清國內采礦業為由,對當地中國人進行的所謂“嚴打”。中國駐加納大使館也確認,截至當地時間5日上午,共有124名在加納涉嫌非法采金的中國公民被羈押。
陸棄在微博上記錄道:加納當地時間6月4日下午,東垮奧庫東索一個工地上的中國人為了躲避嚴打,躲藏在草叢中,但被當地的居民發現后,竟告知前來打劫的恐怖分子。這群人手持AK47,瘋狂地向躲藏在草叢的中國人掃射,長達半個小時之久。這一行徑導致數人輕傷,其中一名中國婦女重傷。這些中國人身上的錢財被洗劫一空。
“隨著加納政府嚴打的態勢不斷蔓延,不僅礦區的中國人安全難保,嚴打還逐步擴展到了加納的城市中。而且,不僅中國人是嚴打的對象,黃種人也一同難逃此劫?!标憲壐嬖V《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5日在例行記者會后表示,中方已要求加納方面保障因涉嫌非法采礦被捕的中國公民的安全與合法權益。
自去年10月以來,加納政府針對外國公民在加境內的非法采礦行為采取了一系列清理整頓行動,其中涉及一些中國公民。事實上,在素有“黃金海岸”之稱的加納,中國人的到來正掀起一股“淘金熱”,但這股熱潮也因貧富差距及環保等問題開始成為當地的眾矢之的。
加納出動軍隊
根據陸棄對本報記者的描述,此波嚴打行動始于北京時間6月1日。
“此前,中國駐加納使館以及廣西當地政府已就非法采金事件和加納方面達成協議,表示將在個把月內回填礦坑,并把設備運回國內。當時加納政府給出的條件是兩星期。”陸棄說,“但沒想到,我在當地的朋友說,僅過了3天,加納就出動軍方對采金的中國公民進行打擊。”
在陸棄的微博上,最新內容都是他的加納友人通過手機傳回的“嚴打”照片。其中,不乏火光沖天、超市被洗劫一空的慘烈景象,甚至還有受傷的中國人躺在地上等待救援的圖片。
“當時,加納軍隊、當地政府軍都帶著機槍,在庫瑪西、敦垮等中國人聚集的礦區進行搜捕。他們不僅焚燒當地中國人的宿舍、房屋、搶劫財產,還燒毀了好幾十臺挖土機。很多淘金的中國人,為了躲避抓捕,都逃到山上、森林中去了。我的朋友在逃難過程中就親眼見到3個中國人被害?!标憲壐嬖V記者。
盡管有消息稱,在此波嚴打過程中出現大批中國人死傷現象。但是陸棄表示,能把死者身份證和護照都查清的只有一人,有照片佐證的是兩人,另有一人尸體被燒。其他死傷中國人的信息還有待進一步核實。
此前,加納中國礦業協會秘書長給陸棄發來的信息稱,約有30臺挖土機被燒,損失達人民幣上億元。
而當記者嘗試撥打陸棄在微博上公布的一些中國工人的電話時,電話那頭傳來的只是一陣忙音。針對這一情況,陸棄也說,這些朋友昨天早晨還能聯系上,但目前生死未卜。
從事淘金相關行業的海南人龍先生也告訴本報,中國工人在加納處于空前的危機,情況很動蕩,既要面臨軍警的掃蕩,還要面臨劫匪,人身和財產安全都很難保證。
據龍先生介紹,現在在加納從事淘金行業的人主要是廣西上林縣的,從2007年開始過去,簽證由加納方公司發邀請,然后在中國辦好,部分則是代理辦的。
“什么途徑都有,只要人過去就可以?!饼埾壬f,“以前經常有移民局和礦產局負責人查中國工人的合法性,人數比較少,給錢就可以解決問題。現在工人越來越多,樹大招風。”
洪磊昨日表示,外交部和中國駐加納使館高度重視此事,一直與加方保持密切溝通,要求加方妥善處理相關問題,維護在加中國公民安全與合法權益。
非法淘金爭議
1957年獨立后,豐富的黃金儲備使得采礦業成為了加納的經濟支柱。有數據顯示,礦產出口占加納出口總額的37%,其中黃金又占礦產出口總額的90%。
目前,加納位居全球十大產金國之列,產量位居非洲第二。這也吸引了不少中國人不遠萬里投身淘金大潮,其中廣西上林人就是這股浪潮的主力軍。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上林縣有數萬人到加納淘金,已有數人身家上億,有的在異國他鄉娶了黑人妻子,有的返鄉后在南寧買了別墅豪車……上林縣宣傳部副部長蘇展略對此回應稱,上林人到加納淘金確有其事,但不能確定“數人身家上億”是否屬實。
龍先生表示,中國企業在加納投資采金要與酋長聯系,25英畝一塊地,價值10萬~20萬元人民幣,酋長分成15%的股份。礦地落實后,貨主帶上提貨單去港口把貨柜清關出來,一般需要3萬元人民幣,時間要7~10天。
據本報記者了解,加納土地是私有的,商人拿地之后請工人,生產線上有10個人的話,一般6個是中國人,4個是當地人。中國人與中國公司簽1~2年合同,月薪加提成,月收入超過6000元。
龍先生說,現在在加納的采金華人共計2萬~3萬,每年加納產89噸黃金,一半是中國人在開采。中國采金者人數暴增,加上半機械化的小規模生產模式,嚴重破壞了當地環境。
在加納,法律禁止外國人從事25英畝以下的小型金礦開采和運營,但有一個法律的漏洞,就是允許租用外國人設備和聘請外國技術工人。這一點也得到了當地淘金中國人小李(化名)的認同。“我們開采的礦都和當地合作,產權是當地政府的。只是中國方面出資、出設備,最后雙方利潤分成。”小李告訴記者。
面對這股淘金熱,采金者進入加納的手續也是五花八門?!岸鄶等说暮炞C都沒有工作資格,只是借旅游簽證的名目留在當地的。”小李說。
中國采金者人數暴增帶來的隱患也在逐漸顯現。小李認為,加納政府此次嚴打的背后,可能是基于當地中國人的一些非法行徑,比如在淘金采礦過程中,機械化的小規模生產模式對土地的破壞、對水源的污染,再加上采金者的素質良莠不齊,不時與當地人發生沖突。
據中國駐加納使館了解,的確有一些中國企業和個人在加納從事采金活動,部分屬非法從業,并給當地環境造成嚴重影響。中國駐加納使館也多次提醒在加中國公民遵守駐在國法律法規,依法從業,合法經營。
(潘寅茹 張燕 梁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