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0 09:00: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漢龍百億產業帝國或生變數
劉漢旗下金路集團、堂兄劉滄龍控股的宏達股份可能受波及
3月中旬的北京乍暖還寒。為期兩周的兩會結束不久,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國內資本市場老手、資源礦業大佬劉漢被警方“控制”,但具體原因及目前狀態尚不明朗。
據上述人士透露,兩會期間劉漢恰在北京公干,其前妻陪同。目前,二人除曾為夫妻關系外,亦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兩會結束后不久,劉漢及其前妻未及返川即被警方“控制”。與此同時,記者另悉,劉漢在四川的部分家庭成員也被當地警方控制,其中就包括劉漢現任妻子。
19日晚,金路集團對記者回應:已無法與劉漢本人取得聯系。
匿跡
多年來,記者僅在一次金路集團股東大會上親見其人——全程墨鏡,遠望毫無表情。不僅如此,即使漢龍集團中層以下員工,亦鮮有機會接觸劉漢
對中國商業邏輯深有體會、了解劉漢發家史的人,都能理解其中的禍福興衰之深層根由。
公開資料顯示,劉漢目前控制的核心企業為四川漢龍(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廣泛涉足清潔能源、資源開發、基建、高科技環保產業和跨國投資等領域的大型民企,規模達到200億。
據查,漢龍集團目前持有境內外5家上市公司股權(其中境內1家,境外4家),擁有全資及控股企業30多家。
國內資本市場上亦有“漢龍系”之稱:劉漢通過漢龍實業控股金路集團,目前任該上市公司董事長;其堂兄劉滄龍通過宏達集團控股宏達股份。
對于實際控制人被“控制”一事,記者19日晚與金路集團取得聯系,該公司人士稱,截至目前沒有接到任何方面的通知和消息,也無法與劉漢本人取得聯系。公司經營情況一切正常。
劉漢行事雖一貫神秘低調,但在川蜀資本界早為人熟知。
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劉漢出生于1965年,成長于四川廣漢的一個普通教師家庭,在四川大學學習企業管理。成年后,劉漢極富個人魅力,曾通過期貨市場攫取第一桶金,在涉足機場、公路、白酒、水電等實業投資后則常年隱身幕后。
多年來,記者僅在一次金路集團股東大會上親見其人——全程墨鏡,遠望毫無表情。
不僅如此,即使漢龍集團中層以下員工,亦鮮有機會接觸劉漢。如漢龍集團官方網站披露,2013年2月7日,漢龍舉行“2012年度工作總結暨先進表彰大會”及“漢龍集團2013新春年會”,出席人員有集團董事長張克宇、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劉小平等集團高層、總部全體干部員工及成員企業經營班子等300余人參加。但通篇信息未有劉漢只言片語。
世人最早認知劉漢,應是其與昔日“合作伙伴”、東北百億富豪袁寶璟之間的恩怨傳奇。據知情人士回憶,劉漢在1997年前后曾做過一筆高粱期貨貿易,這筆交易最終令袁寶璟損失慘重。不久后,劉漢便在四川一家酒店門口親眼看到一名持槍者朝他停放的汽車開火。
此后,袁寶璟即因與上述槍擊事件有關,被判定雇兇殺人罪成立,于2006年被執行死刑。
不過,劉漢最為國人熟知的事情,則是漢龍集團捐資修建的“劉漢希望小學”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屹立不倒,被譽為“史上最牛希望小學”。
2013年3月19日深夜,記者幾經周轉,得以向一位接近劉漢家族的人士求證,獲悉其已無法與數位劉家成員取得聯系。
帝國
2009年起,漢龍集團先后收購澳大利亞鉬礦有限公司和美國通用鉬業公司,成就當時中國民企在澳洲最大收購項目,并使得集團擁有的鉬礦資源量成為世界第一
劉漢及其控制的漢龍集團在境內財經界鮮有熟識,但在國際礦產市場卻享有盛名。
漢龍集團官方網站顯示,2010年,漢龍集團進軍國際鈾礦市場,完成了對非洲納米比亞境內Marenica公司鈾礦項目的收購,成就了中國民企首次進軍鈾礦市場。
2012年,漢龍集團進軍國際鐵礦市場,完成了對非洲喀麥隆境內的Sundance公司戰略收購,占據世界第三大未開發的鐵礦石產區,目標是繼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之后的全球第四大鐵礦石供應商。
但劉漢礦業帝國根基最深、耕耘最久的,當屬國際鉬礦市場。
2009年起,漢龍集團先后收購澳大利亞鉬礦有限公司和美國通用鉬業公司,成就當時中國民企在澳洲最大收購項目,并使得集團擁有的鉬礦資源量成為世界第一。
2013年初,劉漢成為美國尤里卡北部希望山(Mount Hope)一項價值13億美元的“山頂爆破計劃”的主要出資人。目前,美國土地管理局已批準了該項鉬礦開采計劃。
但公開資料所載劉漢最近的一項法律“污點”亦與其礦業投資密不可分。
2011年9月,澳大利亞當地時間13日,該國證券與投資委員會(ASIC)發表聲明稱,正對中國四川漢龍集團下屬的漢龍礦業投資公司3名高管涉嫌與澳大利亞兩家礦業公司內幕交易進行調查。
據媒體報道,被調查的漢龍礦業3名高管分別是董事總經理Steven Hui Xiao(肖輝),副總裁Calvin Zhu及員工Fan Zhang,目前上述3名高管已停止在漢龍礦業的現有職務,以及其他關聯企業的所有領導職務,直到調查結果明確。當地法院已暫時禁止3名漢龍礦業高管離開澳大利亞,并凍結了上述高管在澳大利亞的私人資產。而上述高管的代理律師表示暫時不對此事作出評論。
截至目前,“漢龍系”兩家A股上市公司,均稱與漢龍集團海外投資無任何關聯。
雙雄
劉漢的核心運作平臺漢龍集團的“漢龍”之意,乃是各取劉滄龍、劉漢兩兄弟名之一字而成。他們控制著上市公司金路集團、宏達股份
曾有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劉漢的核心運作平臺漢龍集團的“漢龍”之意,乃是各取劉滄龍、劉漢兩兄弟名之一字而成。而如此“雙棲共生”的兄弟,在A股共同控制著上市公司金路集團、宏達股份。
查金路集團歷史,自2002起劉漢控制的漢龍實業一直是其第一大股東。2009年劉滄龍控制的宏達集團受讓德陽市國資公司持有約3133.7萬股股權,成為金路集團二股東。此后,漢龍實業通過逐步減持從大股東之位跌落至二股東。
但截至今日,金路集團歷年年報仍奉劉漢為“正朔”:漢龍實業減持致使宏達集團被動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后,宏達集團未提議改組董事會,公司實際控制權未發生轉移,目前實際控制人仍為劉漢。
再查宏達股份歷史,劉滄龍早年為什邡民主公社榨油廠職工,用借來的500元買來原料磷礦粉和硫酸,創辦了什邡縣民主磷肥廠試驗生產“土磷肥”而一舉成功。1993年什邡縣民主磷肥廠改制為四川宏達聯合化工總廠,1994年進行股份制改造,2001年宏達股份成功上市。
與劉漢的江湖氣息不同,靠技術起家的劉滄龍一直保持著技術研究員的身份。在宏達股份董事長的身份外,還身兼企業的“核心技術人員”,并參與了多個技改項目研究。
從宏達股份近年的版圖擴張路徑來看,劉氏兄弟合作各有分工、相得益彰。如在國內礦業資產的并購上,2003年出資參股鉛鋅儲量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云南蘭坪鉛鋅礦;2006年投向金礦;2011年9月進軍釩鈦產業;2012年6月參與開發多龍銅礦項目。
最值得關注的是,2011年底宏達股份啟動巨額定增計劃:擬11.34元/股向包括控股股東四川宏達實業在內的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4億股,募集不超過50億元資金,用于全資子公司四川宏達鉬銅有限公司的“鉬銅多金屬資源深加工綜合利用項目”建設。該計劃總投資約101.88億元,后因環保原因受到抗議而被地方政府叫停。
接近劉滄龍的人士告訴記者,其辦事魄力與低調程度均與劉漢相似,即使在2007年當選為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亦深居簡出。
不過,劉漢則試圖淡化自己與政府的聯系。被其收購的美國通用鉬業的監管備案文件也稱:劉漢持有香港特區護照,而不是中國內地居民。
(郭成林 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