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4 09:22:00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被稱為“親民玻璃”的玻璃期貨昨日首秀,每手不到3000元的低價吸引了大家的關注,全天成交量超過70萬手,持倉超過8萬手。
玻璃期貨上市后,鄭商所表示,包括菜籽、土豆、動力煤等在內的多個期貨新品種都在研發過程中,商品期貨期權也在準備中,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也將在進一步完善后適時發布。
首秀成績
主力合約下跌逾7%
全球首個玻璃期貨新品種昨日在鄭州商品交易所(簡稱“鄭商所”)上市交易,這是繼白銀期貨之后今年上市的第二個期貨新品種。
昨日首批上市交易的玻璃期貨合約為FG303、FG304、FG305、FG306、FG307、FG308、FG309、FG310、FG311,各合約掛牌基準價平均為1420元/噸。
按玻璃期貨合約規定,玻璃期貨的保證金為6%,每手玻璃20噸,按照1420元/噸掛牌基準價計算,每手合約價值為28400元。
一般而言,期貨公司會把保證金在交易所規定的水平上略微提高,按照總計10%來計算,做一手玻璃期貨只需花費2840元左右。
不過玻璃期貨“首秀”并沒有遵照新品種上市首日開門紅的傳統,玻璃期貨各個合約昨日都遭遇重挫,所有合約收盤均跌5%以上,其中主力1305合約跌幅最大,達7.18%,報收于1318元,接近全日最低價1314元。
昨日全天玻璃期貨成交總量超70萬手,持倉超過8萬手。
據鄭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1994年,玻璃期貨就曾經是上市品種,1998年在期貨市場清理整頓中,該品種被取消。2005年鄭商所重啟了對玻璃期貨的研究工作,并在2010年將其定為重點上市品種。
參與門檻
小合約提升交易活躍度
不足3000元的參與門檻,目前國內商品期貨掛牌合約中,僅比玉米期貨稍高一些,在最近兩年大合約盛行的期貨市場上,小合約的玻璃期貨被期民們昵稱為“親民玻璃”。
自2011年1月份,上期所將燃油期貨合約的交易單位從10噸/手上調至50噸/手之后,國內期貨市場就開啟了大合約時代。
此后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推出的鉛、甲醇、焦炭、白銀等期貨品種,普遍都采用了大合約制度。
期貨市場采用大合約制度,提高門檻以抑制投機,增加機構投資者比例,但市場從投機變為理性投資的過程中,也造成了市場活躍度降低的問題。
國內首個采用大合約制度的燃油期貨,在今年5月24日所有8個合約同時出現了“零成交”,而甲醇、焦炭等大合約期貨總成交量也經常不足萬手。
合約規模適中的“親民玻璃”,上市首日70萬手的總成交量顯得還是比較活躍的,這將有利于玻璃生產、貿易、加工企業的參與。
而對于昨日的下跌,東海期貨分析師邵先生認為,主要是開盤價每噸1420元定得有些高所致,現在玻璃現貨價格在每噸1100元,昨日下跌正是對期貨價格的理性反應。
交割方式
玻璃易碎,采用完全廠庫交割
玻璃易碎,且在室外長期儲存會發生霉變,而在倉庫儲存需要大面積的廠房,除了玻璃生產企業,社會上單純的玻璃交割倉庫并不好找。
玻璃現貨交易的習慣也是直接去生產企業拿貨。針對玻璃的特殊屬性,玻璃期貨在交割方式上也進行了創新。
鄭州商品交易所副總經理巫克力介紹,玻璃期貨將采用完全廠庫交割方式,這也是我國首個采用完全廠庫交割的期貨品種。
需要提貨的企業,可以拿著交割倉單到廠商處提取貨物。當然,廠庫交割也可以滿足提貨人的個性化需求。
比如一般玻璃產品的厚度為2~15毫米,玻璃期貨規定的交割標準是5毫米,如果提貨人想要其他厚度的玻璃,可以與交割廠庫協商補價后提貨。
目前,我國期貨市場上的豆粕、豆油、棕櫚油、焦炭和甲醇等品種部分采用了廠庫交割方式。
相對于其他交割方式,廠庫交割具有成本低、便于滿足買方需求、交割風險較小等優勢,正好適應平板玻璃需求個性化、不便于運輸等特點。
未來走勢
樓市回暖,玻璃期貨價格有望獲支撐
建筑行業以及汽車行業是玻璃消費大戶,但未來玻璃期貨走勢,樓市情況占有的權重更大。華鑫期貨發布研報稱,在玻璃的下游需求中,房地產行業需求占總需求的70%左右。
從近期公布的數據來看,11月全國主要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再次出現“供銷兩旺”的熱鬧場面。
而評級機構穆迪也在近日表示,已將中國房地產業的展望從負面調為穩定,并預計銷售情況和融資渠道的改善趨勢會在2013年持續。
因此,他們認為房地產市場回暖,玻璃期貨價格有望獲得支撐。
盡管玻璃產業面臨結構調整和升級,但預計2015年玻璃需求中,建筑玻璃占總需求比例仍會在62%左右;汽車玻璃占比可能會升至23%左右;光伏玻璃、電子玻璃的占比在15%左右。
推出背景
價格年波動超20%,企業需套期保值
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周志武在昨日的上市儀式中介紹,玻璃產業處于產業鏈條的中間位置,上下游行業眾多。
截至2012年,我國已經建成投產275條浮法玻璃生產線,其中220條生產線在開工生產。2011年平板玻璃總產量達到7.85億重箱,約合3925萬噸。
但近年來我國玻璃價格年內波動都在20%以上,這對于上下游的企業來說,市場風險較為顯著。
特別是目前平板玻璃產能過剩問題嚴重,重復建設現象沒有得到有效遏制,迫切需要尋找突破行業發展瓶頸的新途徑。
而開展玻璃期貨交易,可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玻璃預期價格。生產者可以據此決定生產規模,推動市場供求基本平衡。
相關企業可以通過期現套保,穩定成本與收益,規避玻璃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促進玻璃價格在合理區域內運行,抑制價格過度波動。
鄭商所規劃
從商品期貨到期權期貨
在昨日玻璃期貨上市儀式中,巫克力提及鄭商所在“十二五”規劃中的目標。
鄭商所要從以農產品期貨品種為主的交易所,轉向具有綜合性品種體系的交易所;要從一個只擁有商品期貨品種的交易所,向具有期貨、期權、指數期貨產品的交易所轉變。
因此,鄭商所將在多個領域加快新品種研發。在涉農期貨品種方面,將研發包括菜籽、土豆、粳稻、尿素等在內的多個品種,加大服務“三農”的力度。
在能源期貨品種方面,將研發動力煤、天然氣等品種,在條件成熟時積極爭取上市交易。此外還要拓寬其他領域的期貨品種,包括乙二醇、短纖、工業硅、瀝青等。
在證監會整體部署下,鄭商所還要積極準備商品期貨期權各項工作,適時開展商品期貨期權模擬交易。
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編制方面還要進一步完善,待條件成熟時適時發布,并在此基礎上研究設計相應的期貨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