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9 08:27:00 來源:理財周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上周二突然出現的一根中陰線,開啟了市場下跌的序幕。
當日,上證指數小幅低開后便一路下挫,收盤大跌1.51%,徹底破壞了維穩行情的上升趨勢線。
前期強勢的地產和化工股補跌明顯。地產股順發恒業、華遠地產、中珠控股跌停,萬方地產、萬澤股份大跌近9%,跌幅在5個點以上的地產股比比皆是,地產板塊跌幅逾3%。受地產股拖累,當日深成指的跌幅更是接近2%。化工股衛星石化接近跌停,南化股份大跌6%。
次日大盤小幅反彈,但周四周五便繼續大跌,迭創新低。上周五,滬指最低報2001.72點,2000點岌岌可危;而深成指盤中則已創下8043.75的44個月新低。
“5414億再融資蓄勢待發”、“近800只新股發行或加速,擬募資6438億”兩則消息,無疑是上周市場大跌的導火索。
“市場資金面緊張,是近期持續大盤走弱的主要因素。”名禹資產董事長王益聰表示。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麗中國”概念股逆市大漲。龍頭福建金森上周連拉4漲停,漲幅高達48%,日均換手率超40%。
受福建金森連續大漲刺激,其他相關股票跟隨大漲:蒙草抗旱連續3個漲停,豐林集團、亞通股份2漲停;眾多環保股也持續活躍。
龍虎榜數據顯示,上周一至周三買入福建金森的前五席位清一色為游資。
游資在弱市下再次選擇了追逐概念股。
林業環保遭爆炒
十八大在報告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這一報告使“建設美麗中國”成為一個具備超級亮點的新穎概念,“美麗中國”概念股成為近期市場上最熱門的板塊。
消息一出,上上周五便有蒙草抗旱、亞通股份等數只股票封于漲停。來到上周一,漲停大軍繼續擴大,福建金森、豐林集團等也加入漲停。
其中的福建金森,雖然比蒙草抗旱、亞通股份等晚啟動一天,但卻后來居上,穩穩地坐住了龍頭的位置。
“又是游資在興風作浪,這個概念太虛了。”一名業內人士指出。據透露,其認識的某游資也參與炒作了某林業股,但短炒2天便已收手。
資料顯示,福建金森的經營范圍為林木的撫育和管理;造林、花卉的種植;木材、竹材采運、銷售;林業、農業項目的投資;木、竹產成品銷售及相關技術、設備進出口業務;中草藥種植等。
這顯然與“美麗中國”極為吻合。
上周一,福建金森開盤封死漲停,全天成交僅3786萬。
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銀河證券寧波翠柏路證券營業部和國泰君安成都建設路證券營業部分別搶到1233.16萬和1124.22萬元籌碼,兩者合計占當日總成交比例的6成。
但機構則見好就收,當日賣出的前兩名席位均為機構,合計賣出達716萬元。
次日,該股繼續以漲停開盤,蓋過蒙草抗旱等個股的風頭,變身“魅力中國”概念龍頭,成交額放大到2.18億。
數據顯示,前一日買入的銀河證券寧波翠柏路證券營業部和國泰君安成都建設路證券營業部均悉數拋出,均大賺超百萬元;而接盤的則是五礦證券深圳金田路證券營業部和中信證券金華中山路證券營業部,兩者分別買入1350萬元和1026萬元,悉數接
下前兩個營業部拋出的貨。
上周三,該股高開近3個點,并于上午收盤前再封漲停,成交額2.89億,再創新高。游資再度上演一日游,前一日買入的五礦證券深圳金田路證券營業部清空1431萬籌碼,一日大賺百萬元。
來到周四,“美麗中國”概念股開始分化,福建金森在開盤15分鐘內便打上漲停板,收盤雖未能封住漲停,但仍大漲6.28%,成交額繼續放大到3.33億。
前兩天殺入該股的中信證券金華中山路證券營業部在該日大舉拋售1207.75萬元。但該營業部并未就此收手,當日又再度買入940萬元,高位對倒跡象明顯。
在孱弱的大盤面前,連往日最彪悍的游資都有如驚弓之鳥,不敢在該股逗留超過2天,不禁讓人唏噓。
受大盤跳水影響,蒙草抗旱、豐林集團、亞通股份等在上周四均出現沖高回落,亞通股份收盤大跌8%,蒙草抗旱也跌超4%。
不過福建金森4天時間內4度漲停,漲幅高達48%,平均換率超40%,其中周四一天換手率便高達60%,游資的瘋狂接力仍令人嘆為觀止。
“這些股票的炒作純粹是概念,并沒有實質性的業績支撐,普通投資者肯定不能碰。”王益聰表示,“美麗中國概念股只是一個美麗夢想。”
對比上述被爆炒的“木頭股”,同為“美麗中國”概念、業績穩定增長的環保股則顯得相對冷清。
數據顯示,2012年前三季度,環保板塊總體凈利潤同比增長18%,其中固廢和水處理仍是增速最快的板塊。
但大禹節水、天立環保、永清環保、巴安水務等股票一周漲幅均不到10%。
不過眾多機構一致推崇環保板塊。從近期各家機構發布的行業研究報告來看,申銀萬國、國泰君安等一線券商研究所均給予環保產業“看好”或“增持”評級。
強勢股補跌是主旋律
空方劍指2000,前期強勢股遭殃。
與之前的白酒、頁巖氣、摘帽等概念股一樣,前期強勢的地產和化工股,上周也遭遇了補跌。
11月1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在記者會上明確表態,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短期內不會放松,樓市新政“時刻準備著”。
投資者放松地產調控的預期落空,次日地產股隨即領跌兩市。
順發恒業、華遠地產、中珠控股封死跌停,三湘股份、廣宇發展、中航地產、萬方地產、萬澤股份等大批地產股跌近9點。龍頭股萬科也跌2.22%,金地集團大跌近4%。
當日跌幅榜首頁,地產股占據了過半席位。整個地產板塊大跌逾3%,數十億資金爭相出逃。
在隨后的幾天內,地產股依然弱勢不改,海德股份4天跌幅近20%,中珠控股、西藏城投等跌超15%,龍頭萬科下挫逾5%。
“大盤重心下移,地產股等前期強勢的股票必定會補跌。”王益聰認為,“地產的補跌或才剛剛開始,投資者不宜急著抄底,建議繼續等待機會。”
中金公司也在近日發布研報稱,地產股的市場驅動因素將由政策修復轉向基本面主導,此前提示的"8月下旬到11月上旬看政策修復性反彈"也將在11月上中旬逐步結束,年末地產股將進入震蕩格局。
地產股的難兄難弟,則是前期同樣大放異彩的化工股。
前期因相關化工產品漲價而備受追捧的衛星石化三季度報顯示,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8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43.16%;;基本每股收益為0.72元,較上年同期減57.40%。公司業績顯然并未因為產品漲價而扭轉頹勢。
二級市場上,衛星石化應聲下跌,三季報發布兩周內即跌近15%。
上周開始,衛星石化再度加速補跌,4天內再跌逾15%,至此已盡數回吐此前漲幅。
另一個重組未獲證監會批準的威遠生化,上周更遭遇斷崖式暴跌,4天內跌去近20%。
TDI受益股滄州大化、草甘膦受益股揚農化工等前期大漲的化工股,上周均跌逾10%,從高位下來則已跌去25%以上。
“部分化工產品漲價并沒能在公司業績上體現,導致公司業績低于市場預期。此外,不少化工產品價格已開始回落,前期炒作資金自然也就好就收。”某券商化工行業研究員對記者表示,“化工行業整體需求沒有大的改善,前期被爆炒的化工股一有風吹草動就快速下跌。”
大盤節節敗退,深成指更是在上周五創下8043.75的44個月新低。
萬億擴容壓力
雖有“美國中國”概念的插曲,但大盤弱勢不改,2000點岌岌可危已是事實。
“目前投資者的心態普遍謹慎,雖然10月份的經濟數據比預期稍好一些,但宏觀經濟隱憂仍存,GDP的增速趨緩,經濟進入中速發展期,這些都導致了市場重心不斷下移。”王益聰進一步表示,“從海外來看,財政懸崖、歐債危機等懸而未決,外圍市場動蕩,這些都給A股增加了不確定性。從資金面來看,A股的融資壓力、銀行年底資金回籠等都造成接下來的資金面緊張。”
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A股共計實施了110宗增發,募集資金合計2690.947億元。相比之下,同期IPO共有150宗,募集資金995.05億元。兩者加起來為3686億元。
過去的數字并不能說明問題。
懸在投資者心上的,是接下來的這些數字。
統計數據顯示,在剔除了未通過和停止實施的之后,A股目前仍有325家上市公司已經公布了增發預案,計劃募集資金5414.23億元。
此外,十八大后近800家股票IPO或將提速,史上最大的IPO“堰塞湖”終要疏導。
業內人士估計,對照過往IPO平均通過率約八成的情況,目前792家IPO預備企業中最終能順利過會的約為633家,若按今年平均每家募集資金6.9億元計算的話,由此帶來的存量擴容壓力也將高達6438億元。
僅此兩項,市場的資金缺口便已近1.2萬億。
不過,隨著市場的下跌,A股的吸引力也在慢慢顯現。
截至上周五收盤,全部A股(非ST)的整體市盈率僅為12.08倍,算術平均價格10.35元。其中,上證A股整體市盈率10.47倍,滬深300整體市盈率僅有9.89倍。
全部A股(非ST)整體市盈率已經低于2008年1664點(14.13倍)和2005年998點(18.20倍)的水平,僅略高于1994年324點的11.56倍。
“從目前估值水平來看,A股正處于繼324點、998點、1664點之后的第四個大型底部。”李大霄(微博)表示,A股10倍市盈率的估值水平已經低于標普500指數13倍水平,而A股股息率為2.4%,也高于標普2.1%的股息率水平,從估值角度看,A股已經進入了價值投資區域。
(張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