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2 08:32:0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逆回購不斷刷新著歷史。在周二的3950億元天量逆回購過后,央行周四繼續在公開市場開展大手筆逆回購操作,使得本周逆回購規模達到創紀錄的5680億元,凈投放規模則高達3790億元,為公開市場操作歷史上單周最高水平。
史上最大規模凈投放
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昨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進行了580億元7天期和115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合計1730億元。本周二,央行單日施展3950億元逆回購,流動性釋放規模接近一次降準。
數據顯示,本周公開市場到期央票100億元,到期逆回購1990億元,資金缺口1890億元;經過上述兩次操作,央行本周逆回購操作量累計5680億元,最終全周實現凈投放3790億元,創出單周凈投放新高。
這是央行在連續兩周資金凈回籠后首度實現單周凈投放。過去兩周,在資金面較為寬松的情況下,逆回購操作規模顯著縮小,導致公開市場連續兩周凈回籠;再加上財政存款上繳的沖擊,上周后半周以來,銀行間市場流動性迅速緊張起來。
進入本周,資金面狀況持續惡化。周一收盤,銀行間隔夜拆借大漲111基點,為今年2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隔夜回購利率跳漲102個基點,為3月份以來新高。于是,央行周二祭出2900億元7天期逆回購與1050億元14天期逆回購,規模總計3950億元,為史上最大單日逆回購操作。
實際上,經過周二的逆回購投放,本周公開市場已經提前鎖定2060億元資金凈投放,并且資金面基本回歸寬松。盡管如此,周四逆回購操作量仍維持了高位。對此,某股份制銀行交易員向本報記者表示:“下周一(11月5日)為法定存款準備金繳納日,在此之前已經沒有公開市場操作了,銀行需要為繳準留足資金儲備。”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近期央行不斷使用逆回購來調劑市場的流動性,逆回購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化工具,考慮到目前外匯占款重新流入,降準的可能性持續降低。
下周5330億逆回購到期
與降準不同的是,作為一種短期的流動性釋放手段,在本周史無前例的逆回購投放后,下周同樣將面臨創紀錄的逆回購到期規模。
據本報記者統計,本周二開展的2900億元7天逆回購,以及周四開展的580億元逆回購均將于下周到期,再加上前期施展的14天、28天逆回購,下周累計將有5330億元逆回購資金到期,而可用于對沖的到期正回購與央票僅為100億元,當周自然資金凈回籠高達5230億元。
在此背景下,盡管公開市場凈投放規模創下新高,銀行間市場流動性仍有所反彈,顯示資金需求依然旺盛。截至昨日收盤,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種微漲8.83個基點至3.0433%;7天品種漲20.40個基點至3.4223%;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隔夜回購利率漲8.5個基點至3.040%,7天回購利率漲14.8個基點至3.397%。
國泰君安債券研究團隊認為,接近一次降準的資金釋放勢必對 11 月初資金面趨緩構成一定壓力,但預計資金需求回落、財政存款陸續釋放等因素下,資金利率回落趨勢依舊可期。
中金公司本周早些時候亦稱,公開市場央票到期量將會在11月中下旬有所增加,大約5000億元的財政存款預計也將會在11月份部分提前釋放,而四季度外匯占款的月增量幅度預計在2000億元左右,屆時市場流動性將會明顯好轉。
國泰君安最新策略報告指出,在經歷降準和降息以及央票停發之后,逆回購正逐步成為常規的貨幣調控手段,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準備金率的下調和基準利率的調整;預計接下來半年貨幣政策很難出現標志性的放松,利率以及準備金率調整的可能性越來越低。(董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