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8 08:55:00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院士、長江學者等5類人才來洛工作,可享30萬~200萬元不等的安置費。
計劃
到2020年,將有30名領軍型人才
重點
五類人才成“香餑餑”
重點產業人才、國內高層次創業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院士等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香餑餑”。針對這5類人才,方案中提出了一些引進計劃。
重點產業引才計劃,即圍繞鋁工業及新材料、軸承及高端裝備制造、鋰離子電池及電動汽車、現代中藥及生物制藥以及文化旅游、電子信息服務等重點產業,積極探索“人才+項目”引才模式,大力引進一批重點產業需要的各類優秀人才。
國內高層次創業人才引進計劃,又稱“520計劃”,即圍繞競爭優勢突出的裝備制造、新材料、硅光電、能源電力、石油化工等五大戰略支柱產業和重點培育發展的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人文社科領域,用5年時間,每年引進20名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內高層次創業人才。
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可以概括為“1211工程”,即用5年到10年時間,在國家和省重點創新項目、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重點企業和地方商業金融機構、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的各類園區等,集聚10名具有國際水平的領軍型人才(或其帶領的團隊)、20名創業創新人才(或其帶領的團隊)、100名優秀高層次人才;在符合條件的大中型重點骨干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以及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建立1個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基地。
培養
本土新晉院士可獎80萬元
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方案強化了各類優秀人才的培養選拔措施,完善了激勵機制。
今后,洛陽市將開展市級優秀專家、“四個一批”人才、“德藝雙馨”文藝家10類拔尖人才的培養選拔及優秀青年科技獎和社科成果獎評選等活動。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對評選出的各類拔尖人才,在申報國家級、省級優秀人才時可擇優、優先推薦。
同時,洛陽市鼓勵用人單位自主培養人才。對新培養的兩院院士、中組部掌握和直接聯系的專家及“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長江學者和中原學者,將由市財政分別給予80萬元、40萬元、20萬元獎勵。
引進
院士來洛,可獲200萬元安置費
據了解,引進的5類人才中,只要連續在洛工作不少于3年、每年不少于6個月,就可享受以下相關優惠待遇:
安置費用方面。分別給予重點產業優秀人才30萬元、“520計劃”人才60萬元、“1211工程”領軍型人才和創業創新人才(團隊)120萬元、海外優秀高層次人才40萬元、兩院院士200萬元、中組部掌握和直接聯系的專家與“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0萬元、長江學者和中原學者40萬元。
在洛主持實施國家“863計劃”“973計劃”重大科研項目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市財政給予研發經費120萬元。
對國內外知名學術機構和學術組織在洛舉辦的高層次學術活動,由市財政擇優給予不少于5萬元資助;在洛建立學術會議基地的,市財政根據會議層次和規模予以重點資助。支持高層次人才參加各類學術組織以及在高校、科研院所兼職從事學術活動。
設立事業單位專項人才編制,按照“特需特辦,人編對號,人留編留,人去編銷”的原則,為事業單位引進專業對口的博士或正高職稱人員“開綠燈”。
此外,為了進一步扶持和激勵外來人才,在住房分配、稅收政策、年度津貼等方面(詳見下表),方案也給出了很大力度的政策優惠。
住房優惠
1. 市里拿出10套高層次人才居住區住房,免費分配給新引進和培養的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人選,在洛工作滿5年辦理房產所有權證。以低于市場平均價30%的價格,采取“一事一議”等辦法,面向有關類別的在職在崗人才銷售高層次人才居住區剩余住房。
2. “1211工程”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愿意購買住房的,可申請入住高層次人才居住區,由所在單位給予40%房款補貼;引進人才不購買自用住房的,由所在單位提供10萬元房租補貼。
4. 新引進的博士或正高職稱人員,在洛工作期間可享受為期3年、每月400元的住房補助。
5. 由市財政出資,建設外國專家公寓,入選“外專千人計劃”“高端外國專家”項目以及國家、省重點引進國外人才項目的外國專家可免費入住;持有“外國專家證”的外國專家,由用人單位支付市場價50%的租金提供給外國專家居住。
稅收獎勵
1. 對“1211工程”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3年內由同級財政全額返還個人所得稅市和縣(市)區級收入部分;5年內境內取得的住房補貼、伙食補貼、搬遷費、探親費等,按照國家稅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予以稅前扣除。
2. 新引進的其他高層次人才,年薪達到15萬元以上的,按其上一年度繳納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50%,給予為期3年的獎勵;年薪達到30萬元以上的,給予為期3年、地方留成部分全額獎勵。
3. 對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和符合國家“千人計劃”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來華)時取得的一次性補助,視同國家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
津貼政策
2. 對共享的兩院院士和國家“千人計劃”人選,市財政每年給予5000元醫療保健補助、5000元差旅費。
3. 對中組部掌握和直接聯系的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市財政每年給予2萬元年度津貼、5000元醫療保健補助、5000元差旅費。
4. 對長江學者和中原學者,市財政每年給予1萬元年度津貼、5000元醫療保健補助、5000元差旅費。用人單位要按照不低于市財政津補貼50%的標準再給予上述人才補助。
鏈接
“千人計劃”: “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簡稱“千人計劃”,主要是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從2008年開始,在國家重點創新項目、學科、實驗室以及中央企業和國有商業金融機構、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的各類園區等,引進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點地支持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戰略科學家和領軍人才來華創新創業。
“外專千人計劃”:全稱是“千人計劃”中的高層次外國專家項目,面向非華裔外國專家,目前重點引進長期項目專家,即至少連續來華工作3年,每年不少于9個月。
“百人計劃”:各省(區、市)也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引進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即地方“百人計劃”。
“百千萬人才工程”: 是指2004年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七部委為進一步加強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加速培養造就年輕一代學術技術帶頭人而聯合組織實施的一項國家重大人才培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