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6 08:48:00 來源:北京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昨天,小升初跨區報名開始進行。今年,小升初跨區縣流動繼續受到嚴格控制,其中,西城和海淀兩區辦理手續要求最為嚴格,無論外省市還是外區縣的小學畢業生,都要提供監護人與學生關系的證明或是能說明親子關系的證明。
倆熱門區手續最嚴
按照規定,外省市京籍小學畢業生和外區縣小學畢業生要出示由就讀小學開具的應屆小學畢業生證明、回戶口或家庭住址所在區縣初中入學申請表、學生本人戶口本、報名區縣的房屋產權證等材料。如果是藝術、科技特長生,還要提供獲獎證書原件;如果是市級三好學生,也要出示證書原件。
在此基礎上,今年,熱門區縣——西城區和海淀區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西城區要求學生辦理手續時提供的房屋產權證,其房主必須是學生的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同時,還要提供父母或法定監護人與學生的關系證明及學生本人的身份證號。
海淀區要求回戶口所在地升學、現就讀于外區縣的學生提供全家戶口本原件,而且,全家戶口都要在海淀區并且在一起,與戶主是非親屬關系除外。如果是集體戶口還需提供海淀區的住房證明。對于回實際家庭住址升學、現就讀于外區縣的學生,海淀區要求其辦理手續時出示學生父母一方的海淀區房屋產權證原件以及能說明親子關系的相關證明。
西城取消“雙向選擇”
今年,西城區小升初跨區有個重要變化——取消了“雙向選擇”。
所謂“雙向選擇”,就是在外區縣小學就讀,戶口所在地或住所地在西城區,并已辦理參加西城區升學手續的小學畢業生,可以在規定時間兩者選其一安排入學,如不滿意,還可以再安排一次。
今年,這一政策被取消。所有要求回西城區上學的小學畢業生,報名登記時只能選擇一次,要么是戶口所在地,要么是住所地。統一登記后,這些學生的信息將按照特長生、推優派位、共建和大派位四種方式,與西城區現有學生實現統一升學。
據了解,早些年,生源較少,“雙向選擇”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家長和學生的入學需求。但是,隨著近兩年入學需求不斷增長,這種方式已顯得不合時宜,可能引發隨意跨區和擇校。
跨區人數趨于減少
在今年市教委公布的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中,明確要求各區縣加強學校招生計劃管理,嚴肅招生紀律,嚴格控制跨區縣流動。記者從各區縣了解到,由于政策嚴格,一些熱門區縣的小升初跨區人數正趨于減少。
今年,海淀區小升初人數在2.2萬左右。從這兩年的跨區走勢來看,今年回海淀上學的學生預計有幾百人,并不像之前預計得那樣多。根據業內人士預測,還有可能出現“流出學生多于流入學生”的局面。“原因很復雜,比如,一些學生位于海淀和其他區縣的交界處,在海淀片內若無家長心目中的好學校,這些學生就可能流向其他區縣。”
西城區今年的小升初人數預計在1萬人左右,其中,回西城上學的學生可能有三五百人。和往年相比,這個數字也在減少。據了解,這一方面是因為區劃調整后,原宣武區的學生已屬于西城區,不再需要“南往北跑”;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西城區政策連年收緊,導致跨區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