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1 11:26:00 來源:網絡綜合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嫁衣》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憂傷的書,故事以青春疼痛類為主,講述絕望、凄美、溫暖的青春愛情故事,凸顯人性的天真與原罪、無常和絕望,文筆簡潔、華美、凌厲、詭異。主題故事《嫁衣》是吳虹飛的幸福大街樂隊的一首單曲,曲風中有著濃烈的哀傷和絕望。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很多年輕朋友的關注。有關這首歌,粉絲們做了無數個猜想,也有許多讓人動容的故事。這是歌,也是天堂的吟唱。這是一種乖戾的揮霍,這里有一種荒涼和恐怖,也有一種血腥的華麗。
作者簡介
吳虹飛,作家,幸福大街樂隊主唱和詞曲作者。清華大學環境工程、中文系科技編輯雙學士,現當代文學碩士。代表作:小說集《小龍房間里的魚》《阿飛姑娘的雙重生活》,文集《黃緞子》《失戀日記》《木頭公仔》,采訪錄《娛樂至死》《名流》等。樂隊出版唱片:《幸福大街》《胭脂》。文風細致,優雅,反諷,幽默,百無禁忌。
媒體評論
吳虹飛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展示了她的才華:她的敏感、乖戾,她對經驗的尖銳分析,她那種亦此亦彼的無窮機變,她那種迅疾的節奏和鋒利的口齒,她看著外面、看著自己時那種躍躍欲試而又倉皇欲遁的復雜神情。
這一切都使得這本書成為一本奇怪的書,一本不著調的書,一本令人不知道應該贊賞還是應該惱怒的書,一本在我看來比任何其他書都更銳利、更精確地展示了這一代人的經驗和靈魂之復雜性的書。
這也是一本揮霍才華的書。
——李敬澤(《人民文學》副主編)
冷艷而熱寂,令人神馳天外,又讓人慌張、心悸的現實,是純粹的矛盾。
——李洱(作家)
她寫她千回百轉的愛,痛徹肺腑的失敗感,卻克制而有分寸。她也許對歷史不明究里,卻自有一份明理,懂事和清澈,她讓我確信,她是一個大城市里的少數民族。
——畢飛宇(作家)
她的幽默感,是女作家中少見的。她的感性與敏銳,是作家中少見的。她對待世事與感情的執著和癡迷,是認識字兒的人中少見的。
——寧財神(小說作家,編劇)
我先后知道了阿飛的方方面面:這個人物、她的音樂、她的文字,以及她的部分生活。這幾個部分相互重疊交叉,構成一個不完整但是豐富的形象。進而反觀本心,自己的價值觀又一次出現一瞬間的恍惚,仿佛進入三十歲之后,每兩三個月一次,那種有震感的心率不齊。
——馮唐(小說作家)
一個文雅而尖銳的心靈,一段細致而抒情的人生,一個精神恍惚的人活在一群精神恍惚的人之中,正如一場愛情被置放于無數種欲望里面,難道情感、夢想、單純的幸福都像存在本身一樣,是一個不容修改的錯誤?吳虹飛的小說寫出了現代生活中這個容易被人忽略的重要側面。
——謝有順(文學評論家,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精彩試讀
日光之下,并無新事。每一場突如其來的戀愛都有相似之處。忽然間看到亮光和救命稻草,其實也都只是虛妄。那一瞬間。我們都彼此知道彼此的誠懇,和軟弱。我非常倔強,談笑風聲,說著他從來沒有聽過的玩笑。這是他的過場,我的過場,我的生命力這樣旺盛,也只在一瞬間,連綻放的機會都沒有,就安然度過我的內向,和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伴隨著的根深蒂固的惶恐不安。
清晨,如同這個城市的所有居無定所的外地人一樣,我無聲地穿過那條名叫幸福的街。既然已經找到它了,我想我也該離開了。街燈在我身后逐盞熄滅,我想起了一種人,他們是由深海中的某種魚類化身而成,他們因為過于脆弱和膽小,只在寒冷的月光下無聲走路,每一步都象走在刀子上一樣,他們的腳已經流血,所以身后總是拖著一條長長的粘稠的銀色痕跡。他們臉色蒼白,充滿渴望和驚懼。為了尋找一種名叫“幸福”的水,他們滿懷希望而來,卻將帶著永恒的悲傷回到深海。
我要委身于他,這個陌生人。置身于無人煙的建筑群之中,在這個城市寂寥的上空,在這個空無一物的屋子里,我渴望和他手指交纏。我渴望衣服被他一點點地除去。在水泥鋼筋的無生命的叢林中,我的身體是唯一的溫暖。我要交給他,所有的骨骼肌膚和血液,毫無保留。我要他用撥吉他弦的手撫摸我,像撫摸著琴。我要他撫摸我身上的每一寸肌膚,就連我愛的人都沒有這樣的權利。我只是很想要他。在地球的一邊硝煙彌漫之時,我只想和他翻云覆雨,顛鸞倒鳳。我要他冷酷無情地愛撫并且進一步霸占我的身體,永遠不能離開。在城市里,他決不愛我,我也決不愛他。正是因為不能夠相愛也決不可能相愛,才可以這么決絕、放縱、無恥地快樂,我的尖叫才可以蓋過一切國家交戰的槍聲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