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6 10:01:00 來源:中工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進入暑期以來,各大書店的學生面孔一下子多了起來,年齡小的,家長領著;年齡大些的,結伴而來。在火熱的暑期購書潮中,不是所有的書架前都一派熱鬧。記者走訪北京圖書大廈、中關村圖書大廈、王府井書店等幾家大型書城,發現了一致之處,中外經典名著前冷冷清清,而青春小說、玄幻武俠小說等暢銷書前,擠滿了翻閱圖書的中學生讀者。
玄幻類讀物暑期增幅最高
王府井書店四層,北京165中初二學生楊曉鉦和同學在網絡文學類書架旁駐足良久。他表示,讀小學時看過好多本文學名著,上了初中后就再也不愛看了,更喜歡看玄幻小說和軍事小說。
在北京圖書大廈,參加完高考的薛晨眼光只在《家》《春》《秋》等經典名著前匆匆滑過,隨即轉身離開。他說:“這些名著太厚了,看起來太費勁,我愿意看天馬行空的玄幻小說。”
而在書店外,學生讀者對玄幻小說的喜愛也可見一斑。731路公交車上,記者遇見了朝陽區定福莊中學兩位初二學生,一上車,兩人就忙不迭掏出手機看了起來。身材較為瘦弱的小李說,他看的大多是玄幻、盜墓之類的小說。小張則說,從小學五年級開始看玄幻小說,第一本看的就是《小兵傳奇》,短短3年間,他看玄幻小說的“級別”在不斷上漲。他最初聽同學介紹去書店買,然后在網站上看一些尚未出版的玄幻小說,如今是每天用手機上網看連載。
玄幻小說的熱銷從書店銷售數字也得到了印證。來自中關村圖書大廈的數字表明,進入暑期以來,中國小說、外國小說、青少年課外讀物、教輔讀物等比平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尤以玄幻類圖書增幅最大,高達35.3%,而經典名著增幅僅為0.8%。
家長反對 專家理解
“最近《三國演義》《紅樓夢》的新版電視劇不是在熱播嘛,看這些電視劇就可以了,何必再看原著呢?”與楊曉鉦一起來購書的同學小孫認為,自己可以通過這些電視劇來“體驗”名著。不過,最近這兩部電視劇的宣傳力度很大,讓他覺得厭煩。“我希望在文學中找到獨有的新鮮刺激,因此喜歡看那些沒被改編成影視的文學作品,一些玄幻小說正好符合我的需要。”
在小孫看來,學習的壓力和消遣方式的多樣化也是他不讀名著的理由。“上初中后,空閑時間少了,會玩的項目也多了,可以上網、看電影,或者打牌、打球,一有空就玩那些去了,看書的時間都少,更別談讀名著了。”
對于孩子的選擇,父輩顯然無法接受。在王府井書店,在給讀初三的女兒選購教輔書的鄧先生說,經典名著影響了他的一生,如今的文學底子可以說全是來自名著,因此他很反對女兒看玄幻小說。“或許這些玄幻小說能夠豐富孩子的想像力,但經常看會讓他們胡思亂想。”據他介紹,自己的女兒一年前曾買過幾本玄幻小說,起初還沒注意,但后來知道她上課時也偷看,就把書沒收了。
盡管如此,有關專家對學生讀者的選擇還是表示了理解。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說:“從心理學角度看,十幾歲的孩子就是喜歡刺激,這跟他們的荷爾蒙分泌有關,可以說是青少年成長發展的正常需求。”宗春山還分析,如今中學生學習壓力很大,暑假也得上輔導班,所以格外需要一些強烈的刺激來轉移強大的學習壓力。“相比電影、動漫等介質,書本的刺激是不夠的。就算要閱讀,他們也會挑那些給人強烈刺激的書,比如玄幻和軍事小說。”
在理解的同時,專家也表示了某些擔心。宗春山認為,通過閱讀尋找刺激的習慣會造成中學生的依賴心理,會不停去尋找更強烈的滿足,并不是一種科學的情緒調整方式。而中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或許因此而退化。“經常閱讀具有深度的文學作品對于人的智力開發十分有益,這是文字粗糙的玄幻作品很難達到的。”
家長唯一能做的是把名著擺進書架
《死亡循環》《黃河鬼棺全集》《2012瑪雅末日預言》,目前走紅的玄幻小說大都名字驚悚,楊曉鉦說:“我看這些書完全就是獵奇。”
而名著經典無法滿足讀者的獵奇心理。楊曉鉦對《紅樓夢》等古典小說的寫作方式不太能接受。“那里面表達情感太麻煩了,跟我們現在完全不一樣,自然不喜歡。”他還拿自己喜歡聽的音樂來舉例,“就像林肯公園樂隊的歌一樣,直接表達愛恨情仇,才是我們所喜歡的。”
專家也注意到,閱讀快餐化和審美傾向變化對學生讀者的影響。宗春山認為,學生閱讀習慣的快餐化是他們冷落名著的重要原因。“平時他們為了提高作文水平,多會買一些精編讀本,加上網絡閱讀習慣的影響,他們已經不適應閱讀大部頭名著的慢節奏。”再加上傳統文學表達含蓄,如今中學生已經沒有耐心和習慣去欣賞這種含蓄,他們更欣賞直白。
接力出版社副總編輯黃集偉對于中學生閱讀習慣的改變并沒有那么悲觀。他覺得閱讀是種個人行為,看不看經典名著只能看你和那本書有沒有緣分。他很喜歡一位作家的話:“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看這本書,就像不知道今年的第一場雪什么時候會下一樣。”黃集偉認為,家長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名著買回來放在書架上,孩子說不定哪天就會翻開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