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9 08:54:00 來源:新民晚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近日,作家出版社及其旗下數字出版公司中作華文數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牽頭聯合相關出版企業,在中國作協就當當網電子書“0銷售”事件召開新聞通氣會,中作華文要求當當網公開道歉并賠償,否則可能啟動法律訴訟程序。“如果當當網還不給我們合理的解釋,我們下一步計劃起訴當當網侵權。”7月4日,“中作華文”向當當網發出了通牒,但至記者發稿時為止,還沒有收到當當網方面的積極回應。
1 當當網涉擅自定價
據作家出版社方面透露,當當網的所有電子書調價成0元,未經供應商出版方單位同意,忽然高調開放免費下載。活動開始后,大批讀者聞訊涌入,日夜不停下載。當當網官方統計當天流量突破500萬人次,據4月17日當天,當當網銷售額已經達到平日的兩倍。中作華文數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887本作品全部被當當網0元促銷。
而電子書則和電子商城普遍采用“無保底”的分賬模式,即賣出了多少錢,再由銷售平臺與版權方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當當網等電商以0元銷售電子書,版權方則分不到任何收入。但按照合同,電子書的定價是需經雙方協商,最低定價由版權方決定,而當當網的0元售書沒有得到出版社的同意。
2 “摧毀”出版產業鏈
業內人士認為,當下最主要危害是,通過多年的宣傳和引導,付費閱讀正版電子圖書的觀念正在讀者群中緩慢養成,而以當當網的免費策略,給公眾帶去一種觀念,認為電子版權可以是廉價的甚至免費的,這無疑給本已脆弱不堪的數字書刊閱讀市場當頭一棒。這一棒,抹去了作者和出版工作者的正當、合法的收益,更打碎了迄今為止出版從業者對于制作數字閱讀內容的努力和探索,直接影響到作家的創作熱情。
對讀者而言,0元免費閱讀海量圖書,暫時是得到了不小的利益。但是這種影響對整個出版產業鏈是摧毀性的。當作者和出版工作者不再對數字出版抱有熱情,當數字出版版權無法保證,電子閱讀的道理必然越走越窄,從長遠看,最后受損失的將會是讀者本身。
3 “反盜版說”很無力
眾所周知,無論是當當還是其他電商,并不是單一的圖書銷售平臺,而都轉型成為售賣百貨的B2C電子商務平臺,其利潤點不在出版物上,更不是在電子出版物上。但是,品種繁多的出版物可帶來可觀的點擊量,提升3C等其他百貨產品的銷路。電商的此番舉動,依靠犧牲出版產業的利益,換來了大規模的客流。在出版界普遍看來,這類野蠻行徑,無疑是踐踏了作者和出版方的權益。面對眾多出版單位的嚴厲控訴,當當網市場部高級經理于萌回應稱,當當網的目的是為了培育正版電子閱讀的習慣。因為國內的電子閱讀市場被盜版充斥,當當網希望通過0元銷售,讓用戶先把正版書用起來,體驗一下正版的優勢。“不過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溝通欠妥。”
4 “寄居者”忍氣吞聲
當當網和出版商之間一直就是又合作又沖突的關系,出版商一直反對電商壓價促銷圖書,但電商照做。出版商發行渠道相對單一,必須依托大型網絡商城,所以不會也不能正面對抗——
■ 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劉方
當當網是傳統紙書最大的網絡銷售渠道之一,很多人怕維權會對紙書的銷售產生影響。要不要扯破臉皮?連作家出版社這樣的著名大社都有顧忌。“如果內容提供者不捍衛權利,最終受傷害的還是內容提供者。”
■ 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呂潔
當當網在做出0元促銷的決定時,完全沒有顧及作家的利益,其行為本身就是對作家勞動不尊重和作品價值的嚴重損害。這次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旗下中作華文公司報來的利益損失的作家達數百位,累加起來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 北京市京悅律師事務所孫毅、劉政操律師
當當網采取的“0元”銷售價格已經低于電子書的成本價格,主觀上具有與其他電商競爭、排擠競爭對手,吸引自身流量獲得利益的目的,客觀上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禁止低于成本價銷售的規定,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其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記者 樂夢融 實習生 汪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