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7 08:5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易中天重寫中華史被指瘋狂
16日下午,學者易中天所著的《易中天中華史》在北京舉行首發儀式。易中天在首發式上介紹說,重寫中華史的過程是嚴謹且艱難的,第一部的第一卷《祖先》就曾完全推倒重寫。對于外界的質疑聲音,易中天表示感謝,并稱書稿絕對不會大吹其牛、粗制濫造。
五到八年時間完成《易中天中華史》
5月2日,易中天首次在個人博客宣布,要憑借一己之力完成36卷本《易中天中華史》。易中天把全書主題概括為一句話:三千七百年以來,我們的命運和選擇。16日,第一部“中華根”的前兩卷《祖先》和《國家》率先出版。
據介紹,《易中天中華史》方案于2012年3月正式啟動,策劃和預備期長達一年。在此期間,易中天每天除了睡覺和吃飯,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來讀書和寫作。
易中天介紹說,在很累的時候,他會看偵探小說。因此這部書的寫作方法,受了偵探小說的影響,講證據,重邏輯,絕非教科書式的灌輸。“用偵探的眼光看歷史,寫出來的書是好看的。”
據出版方透露,《易中天中華史》將每季推出兩卷,用五到八年時間,出齊三十六卷。第一部的第三、四卷《奠基者》和《刺客與情人》將在香港書展期間首發。其中寫到易中天在研究金文時新發現的一個字,并經過了考古學家的證實。接下來的10月份,將發布第五、六卷《從春秋到戰國》和《百家爭鳴》。
寫作絕不粗制濫造
自從易中天宣布重寫中華史后,網絡上的質疑聲不斷。有人說他“精神出了問題”,有人說他“太瘋狂”。在活動中,易中天表示,寫作的過程是嚴謹而艱難的,絕不會大吹其牛、粗制濫造。
該書出版人路金波為媒體算了一筆賬:“《易中天中華史》整個計劃是五到八年。為了便于閱讀,我們每卷的字數只有六七萬字。一年出六本的話,算下來每天只有千字的工作量,是一個正常的工作量。”
易中天進一步解釋說,他寫中華史并非事無巨細,什么都寫。叢書的主題是“3700年以來我們的命運和選擇”,因此他只寫跟命運和選擇有關系的拐點,沒有關系的就不寫。比如很多史學家不提的一些名不經傳的小人物,他反而會大寫特寫。
易中天同時透露,他的背后還有一個顧問團隊,每寫一卷,就要交給顧問團隊去討論。第一部的第一卷《祖先》,就曾完全推倒重寫。而他在寫作時,也是查遍資料,字斟句酌。第一卷的第一句話,想了很長時間。全書的總序,一共寫了七個版本,每種版本至少寫了五稿。
未來世界三大文明唱主角
當天下午,易中天還在北大作了題為“文明的意志與中華的位置”的長篇演講。在演講中,易中天談到,我們通常所說的“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是不嚴謹的。他認為中華文明誕生于3700年前,依據是碳十二測定的二里頭遺址,而非公眾所認識的5000年。
在易中天看來,世界文明可分為三個世界,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中華文明屬于第一世界。而在未來世界的舞臺,將由這三個文明唱主角,相當于大鱷。
隨后,易中天對三大文明崛起的奧秘進行了細致地分析。他認為,這三大文明在歷史上是次第輝煌的關系。他認為,伊斯蘭文明開始崛起并興盛的原因,是其統一和持久的宗教信仰。而西方現代文明依賴的是獨立、自由、平等這三大核心價值觀。中華文明依靠的,則是家國一體的特有方式。
易中天強調,當今,由利益驅動的“文明的沖突”逐漸產生,這時中華文明便應該有所作為了。他認為,中華文明沒有信仰也沒有宗教有利有弊。沒有信仰,就可以容得下一切信仰,就可能為世界不同文明的對話提供一個開放的平臺,而這個平臺有助于消弭文明沖突。
“沒有信仰的壞處在于核心價值觀不能恒定,民族不能凝聚。”易中天用十六個字來形容部分中國人的現狀:身強力壯、東張西望、錢包鼓鼓、六神無主。對此易中天建議,應該找到一個全人類的核心價值觀和共同價值。(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