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2 08:58:00 來源:新京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涵蓋了過去百年來海內外300余位華語詩人的30卷本《中國新詩百年大典》日前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入選詩人的名單成為人們爭議的焦點。包括“羊羔體”車延高、“廢話體”楊黎等詩人也都榜上有名。對此,大典編輯統籌詩人沉河說,確實有一部分詩人在入選時有激烈爭議,但他個人認為,車延高、楊黎有各自的影響力和獨特性,入選也合理。
最后5卷名單爭議最大
大典一共收錄了一萬多首詩作,在沉河所寫的大典備忘錄中,詳細記錄了大典出爐的過程。他說編輯大典是4年前就萌生的念頭,但是直到去年才得到資金做這件事。
在定下大典分卷主編后,去年7月15日,一共有22位主編對入選詩人進行了提名,經過核定一共有666位詩人具備被提名的資格,并進行了得票統計,得到14票以上的詩人一共有43人,其中出生在上世紀60年代的詩人占了20人之多。隨后又加入了唐捐和鐘怡雯兩位臺灣主編,負責進行港臺海外的詩人名單確認。最終經過討論,產生了最后的大名單,并開始聯系入選的詩人。
在備忘錄中沉河詳細記錄了他們的編輯程序,他說這個程序合不合理是一回事,但是他們嚴格按照程序在執行。所有擔任分卷主編的都是詩歌評論家,在最終確定的名單中,前5卷的爭議最小,最后5卷的爭議最大。“因為前面的詩人都是經過歷史沉淀和考驗的,大家都比較認同。”
臺灣詩人夏宇未入選是遺憾
大典分出了5卷本收入港臺及海外詩人,占了總數的六分之一。記者看到臺灣非常重要的詩人并不在最終的名單中,而當記者提到有重要臺灣詩人沒有入選時,沉河立即回應“你說的是夏宇吧。”沉河說,夏宇沒有出現在名單中是因為他們找到夏宇的時候,夏宇拒絕了授權。“夏宇不愿意授權給簡體版,在大陸也幾乎看不到夏宇的簡體版詩集,因為她從來不授權。”另外臺灣詩人楊牧的入選也略有小波折。
除了夏宇,還有一位最終沒有授權的詩人是柏樺,“他是個很有個性的詩人,有一首詩他堅持要選進來,但是我覺得那首詩不適合選入,和他協調無效,只能以后再說吧。”
在確定港臺海外詩人的名單時,沒有按照之前的投票流程,而主要由臺灣兩位分卷主編提名,因為沉河說大陸評論家對彼岸的詩人確實了解有限。
在最后入選的港臺詩人中,既可以看到像鄭愁予、余光中、席慕容這些大陸讀者比較熟悉的詩人的名字,也有像周夢蝶、洛夫、管管、商禽、楊牧這些很重要,但是影響力在大陸不像之前幾位那么高的詩人。在香港卷中我們可以看到西西、也斯的詩作。
車延高票數不低
車延高的入選是名單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部分,對此沉河說,車延高在投票中得票并不低,再加上他得過魯迅文學獎,在湖北地方上也比較有影響力。“大典里一些知名度不高的湖北青年詩人都進去了,車延高的影響力不在他們之下,而且他的羊羔體確實也代表一種風格和特例,也確實有人喜歡。”
沉河說,在討論車延高這類詩人是否要入選時,評論家們確實有比較激烈的爭執。同樣的還有少數民族詩人吉狄馬加,他也是青海省委宣傳部部長。“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關注到共產黨的干部寫詩的時候有什么變化?這也是一種現象。”沉河說他們的入選標準是影響力和獨特性,比如楊黎是最早寫廢話體的詩人,在他之后那些人就沒那么受關注了。
■ 分卷主編張桃洲談《大典》
至少有20人不該選
新京報:有看到出版的大典了嗎?
張桃洲:現在我還沒有收到樣書,但是編選過程我參與了很多,我估計看到書的時候會和之前商量的一些地方有出入。這次參與的人很多,眾口難調,出版社也會有自己的考慮和想法,所以最后其實有妥協的成分。
新京報:主要指的妥協是在哪兒?
張桃洲:這套書出來以后爭論集中在兩個部分,一個是漏掉了一些重要詩人,另一個是不該入選的人進來了。最終的這份名單不能全部代表過去100年中國最優秀的詩人,但我覺得應該能代表七八成。
新京報:有哪些詩人你覺得是被漏掉的?
張桃洲:由于我們的局限,我相信在編撰的過程中,肯定有重要詩人被漏掉。但是我們也在討論時有非常多的努力,比如重要詩人羅寄一我是極力爭取讓他入選的,很不容易,還有當時淪陷區重要詩人劉榮恩。
新京報:有哪些是不該入選的人呢?
張桃洲:這個名單里至少有20位詩人不該入選,名字我就不說了。這個最后的名單和我們開始討論的名單有些出入,有各種因素綜合進來,所以不得不進一步妥協。
新京報:在名單里會集了大量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詩人。
張桃洲:這30卷中有6、7卷都是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一批詩人,他們正處在創作的活躍期,我們的選本給了他們足夠的空間。他們今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相信在他們當中會有大家出現。70后和80后的詩人還需要時間檢驗。
新京報:是否可以認為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詩人是過去百年詩歌史的一次高潮?
張桃洲:整個百年當中,最開始出現的高潮是在三四十年代,那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時期,當時一些詩人的成就,今天還沒有人能超越。比如馮至、比如沈從文,大家覺得沈從文主要以小說的部分,但是他也是非常好的詩人。馮至是個全能手,小說家、詩人、散文家、學者、翻譯家,這樣全能的人在當代詩人里基本找不到。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這批詩人很有潛力,但是和這幾個人比還是有差距。
新京報:那為什么當時的詩人在整個選本中的比重不高?
張桃洲:因為這樣的詩人全部加在一起并不多,而且他們大多創作量也都不大。無論如何,我們當初在編輯大典時是希望反映出五四之后到當下的詩歌史,我覺得我們基本實現了初衷。但是我覺得不該進入的人是不應該進來的,這樣會混淆人們對詩歌史的認識。
引發爭議的“羊羔體”和“廢話體”《劉亦菲》
□車延高
我和劉亦菲見面很早,那時她還小
讀小學三年級
一次她和我女兒一同登臺
我手里的攝像機就拍到一個印度小姑娘
天生麗質,合掌,用荷花姿勢搖搖擺擺出來
風跟著她,提走了滿場掌聲
當時我對校長說:鄱陽街小學會驕傲的
這孩子大了
一準是國際影星
蒙準了,她十六歲就大紅
有人說她改過年齡,有人說她兩性人
我才知道妒忌也有一張大嘴,可以捏造是非
其實我了解她,她給生活的是真
現在我常和妻子去看她主演的電影
看《金粉世家》,妻子說她眼睛還沒長熟
嫩
看《戀愛通告》,妻子說她和王力宏有夫妻相
該吻
可我還是念想童年時的劉亦菲
那幕場景總在我心里住著
為她拍的那盤錄像也在我家藏著
我曾去她的博客留過言
孩子,回武漢時記得來找我
那盤帶子舊了,但它存放了一段記憶
小荷才露尖尖角
大武漢,就有一個人
用很業余的鏡頭拍攝過你
《短詩7首》(節選)
□楊黎
我叫她過來
我叫她過來,她卻為我
端上一盤紅燒肉
我叫她:筷子
她為我拿來啤酒和紙巾
這個鄉下女人
她像啤酒一樣,又像紙巾一樣
但她更像紅燒肉
我們吃完飯后
她把我們
送到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