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3 15:00:00 來源:廣州日報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家長熱捧國際學校 教育部審批嚴格無證辦學多
無獨有偶,就在上月初,東莞另一所“國際學校”東莞科愛賽國際學校也被媒體曝光8年來無證辦學。
以國際學校的名號招生。那么,東莞是否有正規的國際學校?國際學校現狀如何?它與國際課程、國際班有哪些區別?
不少東莞家長對國際學校趨之若鶩,但是記者采訪獲悉,目前東莞僅有1家獲批成立的國際學校。
教育部門提醒,家長為孩子選擇學校前,應查看和了解其是否具備相關辦學資質。
國際學校的審批很嚴格
東莞伊頓國際學校和東莞科愛賽國際學校無證辦學被媒體曝光。兩所學校均自稱“國際學校”,而實際上卻不是真正的國際學校。那么,什么是國際學校?“雖然國家法律上沒有對國際學校作明確界定,但我們通常在業務上把外籍人員子女就讀學校稱為國際學校,是為外籍人士子女服務的。根據相關規定,境內中國籍孩子是無法入讀的。”市教育局民管科一名工作人員介紹。
“目前全市獲得辦學許可證的國際學校只有1家,國際學校的審批比較嚴格。”該工作人員稱,在去年之前,國際學校的審批權在國家教育部(微博),直到今年年初審批權才下放到省教育廳。而伊頓和科愛賽兩所學校其實在2006年就已經向教育部遞交了牌照申請,但至今未獲批。該工作人員還稱,東莞未獲國際學校牌照就辦學的學校,僅有伊頓和科愛賽兩家。
據統計,目前廣東省有10多家國際學校,多數分布在廣州和深圳。
有些學校故意混淆概念
對于東莞僅有1家國際學校的情況,一些家長心中存在這樣的疑問:經常見到一些學校打著“國際學校”、“國際班”的名號,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日前,記者以家長的名義,致電咨詢了松山湖的一家“國際學校”。該校官網上介紹其是一所“國際化”學校。然而工作人員卻稱學校是一所“國際學校”,“我們的國際班全部采用國際課程,可與國外課程銜接,今后也可參加美國高考(微博)。”該工作人員說。
隨后一名自稱是“張校長”的男士介紹,該校的定位是“國際學校”,并且是具備資質的。“學校分國內部和國際部,國內部面對國內學生提供國際化教育,學費1.65萬元/學期;國際班學費大約4萬元/學期。”
記者隨即向市教育局求證得知,這所所謂的“國際學校”其實并未取得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辦學許可證,而且該校也尚不具備“接收外國學生”的資格。隨后記者查詢到市教育局網站上去年7月同意開辦該學校的批復上寫明該學校性質為“民辦學校”。
省教育廳工作人員介紹,國際學校包括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外交人員子女學校等,以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最為常見,而國際班雖然名字中也有“國際”,但并不屬于國際學校,也不等同于國際學校。
一位從事教育培訓多年的業內人士就指出,一些國際課程學校,打著“國際學校”名義招生,這些學校在招生環節故意混淆概念,甚至對家長進行誤導。“國際課程學校與國際學校有著本質區別。前者實際上是中外聯合辦學,甚至只是以公立或私立學校開辦的,雖然學習的是國際課程,但學制還是按照國內的。”
一些家長盲目崇拜國際學校
為了讓孩子從小在“雙語”的環境中成長,崔彥(化名)幾年前把剛學會說話的孩子送進了東莞伊頓國際學校。對于她和經商的丈夫而言,每年五六萬元的學費雖然構不成壓力,但也的確不便宜,“比市區很多私立的幼兒園貴了好幾倍”。
然而,當收到學校通知稱教育部門要求其整改時,崔彥并沒有特別驚訝。因為雖然從未要求看學校的牌照,但從過去幾年的一些細節中,崔彥已經對學校沒有辦學資質的事實心知肚明,“但我也不敢去質問學校,畢竟孩子還在學校讀,不敢得罪學校。”
“雖然學校還沒有辦下牌照,但它的確能給孩子雙語的環境、全外教的師資、與國外接軌的教育方式。比起孩子的成長,一個牌照不算什么。”崔彥說。
與崔彥抱一樣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事實上,在東莞一些有經濟實力的家長中,不少人都抱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對國際學校趨之若鶩。
教育專家指出,正是由于部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盲目崇拜國際學校,才給了這些無證國際學校和打著國際學校旗號的國際課程學校以生存的土壤。
提醒 選國際學校前先看其牌照
市教育局民管科相關人士稱,日前接到不少家長打來電話投訴伊頓學校無證辦學,該人士則反問,“家長們當初把小孩送進去的時候,為什么不了解清楚學校是否有國際學校的牌照?”
該人士稱,目前東莞市僅有1家獲得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國際學校,對于在莞的外籍人員子女而言,可以選擇這家國際學校或其他20家具備接收外國學生資格的學校就讀。此外,廣州、深圳等周邊城市也有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立的國際學校可供家長、學生選擇。
而對于境內中國籍學生家長而言,該人士就建議家長應擦亮眼睛,分辨國際學校、國際課程和國際班等,送孩子入學前最好先查看或了解清楚該學校是否具備相關資質。此外,他提醒家長,按照國家規定,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是不能接收境內中國籍學生的。
相關 國際學校有助于留住國際人才
“開辦國際學校,有助于東莞留住和吸引國際人才。”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據統計,目前全市有外資企業1萬多家,常住東莞的外籍人士有近萬人。隨著在東莞工作和生活的外商增多,越來越多外國籍人員子女跟隨父母來東莞居住。據市公安部門的統計數據,截至去年,跟隨父母在東莞市居住的外國籍學齡少年兒童(3~17周歲)共有2600多名。
這些外國籍人員子女入學問題成為一個關注熱點。在今年之前,東莞沒有國際學校,一些外籍人才只有把孩子送到廣州、深圳的國際學校就讀,往返兩地給他們生活帶來一些不便,因此東莞有設立國際學校來滿足外國人子女入學的需求。
為了解決這些外國籍學齡少年兒童入學問題,多年前曾有外商呼吁東莞成立國際學校。而東莞市也一直都高度關注外國籍人員子女在莞入學問題。去年,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建華和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曾率領東莞代表團拜訪國家教育部,懇請教育部批準東莞市開辦國際學校,以解決外籍人員子女在莞讀書問題。
徐建華曾公開表示,積極申辦國際學校對東莞意義重大。東莞正處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正大力推動科技和產業融合,急需很多既有外語能力同時通曉國際慣例規則和有國際視野的人才。
除國際學校外,目前,東莞市具備接收外國學生資格的學校還有20所,涵蓋了從小學到高中的教育階段,分布于東莞市大部分鎮街,在莞外籍人員子女可選擇具備接收資格的學校入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