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09 08:44:00 來源:東亞經貿新聞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6日20時許,貼吧吉林大學吧網友“回憶”發帖,稱長假返校,同學“逼”她帶特產,她想花100元雇一個人幫她拎特產。東亞記者調查發現,這個“十一”長假,不少學生返校被同學“逼迫”帶特產。
特產比較沉 最好“高胖壯”
6日20時許,貼吧吉林大學吧網友“回憶”發帖:“長假回學校,雇人到火車站接行李,7日凌晨6時到,行李比較多,100元雇一個高胖壯小伙幫我接行李,最好是吉大南校人。”
6日21時許,東亞記者通過QQ與網友“回憶”取得聯系。她介紹,自己姓劉,是吉林大學(南嶺校區)一名大一女生。長假返校從濟南坐火車回長春,帶了不少特產,她自己一個人拎不動。
“上大學之后,第一次回家,同學讓她帶了很多家鄉的特產。”劉同學說,因為帶的特產比較多,也比較沉,所以出發的時候,還是劉爸爸幫她放在了火車行李架上的。
為了能夠輕松在長春站下車,她需要一名“掮客”來幫她拎特產。“特產比較沉,最好比較高胖壯。”劉同學說。
車費報銷 100元只是傭金
帖子發出去之后,短短半個小時,已經有20名網友回復。東亞記者發現,20條回復主要集中在這幾個問題上:為什么不找自己班里男生幫忙?其他學校的男生可不可以?傭金和交通費怎么算?
劉同學說,軍訓完就放假了,跟班里的男生還不是很熟,所以不好意思麻煩他們。
“我是吉林大學南嶺校區的,為了大家都方便,所以最好找南嶺校區的。”劉同學說,同校區的人能夠幫她把東西送回宿舍,而且心里也感覺很安全。
關于傭金的問題,劉同學說,往返車費她給報銷,100元只是傭金。“來火車站接行李的人只能選擇坐公交車,從火車站回學校才能選擇坐出租車。”劉同學說。
山西同學帶了5桶陳醋
東亞記者走訪了吉林財經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吉林農業大學三所高校。隨機采訪了30名返校的學生。24人表示臨放假前,同學曾“逼”自己帶特產返校。只有6人表示,沒有這樣的經歷。
“我是山西人,8天長假我選擇了回家,身邊的不少同學都讓我帶山西老陳醋回來。”吉林財經大學大二安同學說,他這次返校共帶了5桶2.5升的老陳醋,一個小皮箱都裝不下。
東北師范大學大三的馬同學對東亞記者說,他剛剛從大連旅游回來,應身邊同學的要求,他帶了很多大連的特產回來,胳膊都累酸了。
不敢拒絕怕傷害同學感情
“身邊的朋友都挺好的,不管誰回家或者去旅行,都會給大家帶很多東西。如果要是拒絕別人的話,會傷到同學之間的感情。”吉林財經大學大二梁同學說,他有時也會讓別人帶特產回來,而且別人也沒有拒絕過。
東亞記者咨詢了吉林財經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關眾老師,他表示,長假返校帶特產,如果是出于雙方自愿,那么帶多帶少都無可厚非。“大學生作為獨立意識的主體,應該學會如何說拒絕。在不傷害同學之間感情的基礎上,適當拒絕別人,其實是成熟的一種表現。”
關老師建議,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應該學會從“禮尚往來”的傳統方式中掙脫出來,拓寬自己的交際面,拓展自己的人際交往方式。 實習記者 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