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震蕩市” 基金經理棄“攻”轉“守”
如心電圖般忽上忽下的A股,正煎熬著基金經理們的投資邏輯。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于二季度的行情,多數基金經理幾乎不抱希望,一季度偏股基金們高倉位的凌厲攻勢,或將為控制倉位、偏向防御板塊的保守投資所取代。值得關注的是,從許多基金經理的實地調研情況來看,經濟復蘇的狀況和前景明顯不如預期,這或將進一步加重基金經理們實際操作中的謹慎心態。
A股投資難度加大
雖然從2月份以來,A股指數呈現緩步下跌的走勢,但眾多股票型基金的業績卻仍能穩步增長。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4月24日,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已經達到7.71%,較一周前提升了2個百分點之多,大幅超越同期滬深300指數。其中,如上投摩根新興動力等領頭羊,今年以來的收益率高達32%以上。
不過,靚麗的業績背后,難掩基金經理們對A股后市的憂慮。中歐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監、 擬任基金經理茍開紅表示,國內經濟總體處于艱難轉型中,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在中央嚴控金融風險、控制通脹幅度的大前提下,股市的投資難度會加大,投資上整體配置需要注重靈活性和投資質量,需要從大的經濟總量中尋找相對的亮點領域。上投摩根新興動力基金經理杜猛也認為,二季度A股市場可能是階段性觀望期,呈現振蕩狀態。
上海某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A股市場短期風險較大,一方面是經濟復蘇不如預期,或將引發對銀行地產等周期股的重估;另一方面是創業板、中小板個股估值過高,存在快速調整的隱患。他強調,盡管從總體估值而言,A股仍處于歷史底部,但單純就個股和部分行業板塊來看,過高的估值依然是壓制A股向上的重要因素,A股仍然難以看到系統性上漲的投資機會。
防御首選消費股
在A股的頻繁震蕩中,眾多基金經理再度將目光投向了消費股。匯添富消費主題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朱曉亮認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我國開始注重調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擴大消費增長放在重要位置,消費板塊因直接受益于政策推動,受到投資者的大力追捧。數據顯示,2012年消費相關行業貢獻了4%的GDP增速,貢獻超過GDP增速的50%,這是10年以來消費對GDP貢獻首次超過投資,這意味著消費是本輪經濟復蘇的主導貢獻,這也是今年消費股強勢表現的基礎,并且在國家確定以消費作為經濟再平衡主導力量的背景下,未來消費行業還將迎來更大的發展。
杜猛認為,總體而言,對于今年市場不用悲觀,主要機會來自于行業或者自下而上選擇的成長股機會。從中長期看,符合中國經濟轉型的成長股會不斷得到驗證脫穎而出,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品牌消費、醫藥、TMT、節能環保、建筑服務等細分行業。茍開紅也表示,將更積極關注國內城鎮化過程、消費的內生性增長中的投資機會,關注那些致力于不斷提高自身國際競爭力的上市企業,從大的經濟總量中尋找相對的亮點領域,并從中篩選優質并且估值相對合理的公司進行投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