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調整觀望氣氛濃重 新成立債基頻現零倉位
隨著節后債市不斷調整,新成立的債基建倉步伐趨緩。記者發現,3月以來成立債券基金中,近半數目前建倉為零。受訪基金經理指出,由于預期市場調整,目前建倉可能面臨較大資產波動。此外,由于新發信用債票息相比去年下降較多,而持有老債券的債基多會選擇持有到期,新債基需要等待時機才能尋得更好的投資標的。
半數新成立債基零倉位
統計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共成立近30款債券基金,上述基金中,約半數目前凈值為零。成立于2月份的債基,其收益也多在0.1元附近。這意味著,近期成立的基金目前還沒有開始建倉或建倉緩慢。
上述零倉位基金中,既包括風險較高的二級債基、可轉債基金,也有風險較低的一級債基、純債基金。具體來看,近期發行的華夏純債、鵬華國有企業債、工銀瑞信增利分級、招商雙債增強分級、嘉實增強信用、中海可轉債等基金倉位均為零。
數據進一步顯示,2月以來成立的基金中,多只產品凈值也未發生較大變化,顯示調整市況下基金建倉速度也較為緩慢。上述基金中,凈值漲幅最大的為博時基金發行的亞洲票息美元現匯QDII基金,該基金成立于2月1日,目前凈值增長為1.26%。投資國內市場的基金中,農銀匯理7天理財基金漲幅最大,該基金于2月5日成立,目前凈值漲幅0.414%。
事實上,春節以來債市便呈現調整格局,不但一級市場新債認購熱度下降,二級市場也處于產品收益率也不斷上移。上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成立的新基金中,漲幅靠前的多為1月份成立基金,此后新成立基金凈值增長率便“節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在弱勢的債市環境中,短期理財產品表現較為搶眼。上述漲幅居前的基金產品中,均為短期理財型產品。其中,工銀瑞信60天理財凈值上升最快,自1月28日成立以來,已經上漲0.497%。
新基金靜待建倉良機
記者了解到,之所以產生上述現象,一方面是因為市場對債市調整預期較強,目前都在降久期、去杠桿,快速建倉面臨凈值損失。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新債較去年票息已經下降較多,對資產波動保護性不強,新基金建倉缺乏好的投資標的。
“基金的主要投資標的是信用債,并且持有到期,目前好的債券都在老基金手中,新基金都拿不到好債了。”上海某大中型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債券基金所持有的大多數的信用債都是為了獲得持有期收益,本來流動性就不強。在目前的市況下,大家都預期要調整,憑借票息收益對抗資產波動損失,所以高票息的債券市場更為“惜售”。
上述人士指出,目前拿新發的債券的話,首先票息吸引力可能上不去;其次,既然預期市場可能會調整,與其拿著債券承受可能出現的資產波動,還不如拿現金等調整過去后再“撿便宜貨”。
針對市場調整何時才會較為合理,市場人士指出,目前市場均在等待CPI及經濟基本面數據的進一步確認。“一個是3、4月份的CPI到底達到什么水平?一個是經濟增速會到什么程度,還有就是看10年國債能否真正回到3.3至3.6這個平臺。”
不過,也有債券基金經理表示,目前行情不明,在這種情況下會采取均衡配置的策略,即在年初到年終保持相同的節奏均勻配置。(王誠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