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啟動全國核查 城投債二次剎車
國家發改委對所有融資平臺公司發債(簡稱“城投債”)和融資平臺公司的核查正在進行中。盡管中國目前尚無城投債違約的案例出現,但國家發改委開始進一步收緊對融資平臺公司發債申請及其債務的審核。
6月20日,國家發改委財金司有關官員對經濟觀察報稱,自核查開始起,新的發債申請如果沒有按照核查通知提供有關材料,均屬于申請材料不充分。申請企業要么繼續補充,要么撤回。
現在,全國各地的主要券商和城投公司都正在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要求進行自查。此輪清查風暴導致大部分融資平臺公司的發債申請被壓下。城投債自2011年二季度首次停擺之后,第二次剎車。
國家發改委并沒有給地方核查確定明確的截止時間,但國家發改委在5月16日就下發的核查通知中要求,今后,凡新報送企業發債申請均須將自查、核查有關情況逐項作出說明,說明文件與申報文件一并報送。這意味著,核查中提出的發債條件將被常態化。
融資平臺公司和券商把國家發改委的此輪核查風暴視為城投債的又一道“緊箍咒”。湖北襄陽建投董事長陳敬東表示,按照要求,新申請發債需要提交的材料更多,而且對發債公司的債務考核更嚴。
除了對國家發改委不斷收緊的城投債政策環境的擔心,陳敬東還擔心財政部將來會對地方土地出讓金動手。雖然目前還沒有直接跡象,但陳敬東的預感是,“中央可能會采取通過與地方分取土地出讓金的方式,來限制地方政府的舉債。這樣一來,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城投公司的日子都會更加難過。”
核查風暴
主要負責城投債審批的國家發改委財金司于6月初啟動了新一輪的全國城投債核查,核查主要針對“從嚴審核類”和“適當控制規模和節奏類”發債申請公司。
國家發改委將城投債劃分為“加快和簡化審核類”、“從嚴審核類”和“適當控制規模和節奏類”三種類型。
“加快和簡化審核類”的核心標準包括:地方政府所屬區域城投公司申請發行的首只企業債券,且發行人資產負債率低于50%的債券;資產負債率低于30%,信用安排較為完善且主體信用級別在AA+級及以上的無擔保債券;以及主體或債券信用等級為AAA級的債券。“從嚴審核類”的主要認定標準為連續發債兩次以上且資產負債率高于65%的城投類企業;以及企業信用等級較低、負債率高、債券余額較大或運作不規范、資產不實、償債措施較弱的公司。
國家發改委的核查通知還要求,融資平臺公司上報最近一個財年以來的資產重組情況;2013、2014年到期債券的償還計劃及資金來源安排;是否存在通過信托、資產證券化產品違規集資情況;以及抵押擔保是否存在一物多押,第三方擔保的是否存在互保或連環保。
前述國家發改委財金司有關官員對經濟觀察報稱,“核查的目的,就是化解和防控風險,確保已發債券能有效償還,新發債券有足夠償債能力。至于一些融資平臺公司,違規采取私募甚至理財產品的手段集資等現象,要與銀監會、財政部等有關部門一起解決”。
國家發改委稱,若發現上報材料不實,將有退回發債申請、暫停受理平臺公司地方區域發債申請等處罰措施。國家發改委財金司在核查中,要求城投公司同時上報通過信托、中期票據等私募債券工具融資的情況和打算,但是對于如何進一步規范城投公司的此類行為卻并沒有更多說明。
此外,早前幾年發行的城投債,亦存在不少連環擔保、以土地財政擔保等手段獲得擔保的城投債。這些擔保手段目前已經都被國家發改委禁止,但如何監管這些城投債,目前國家發改委也沒有明確意見。前述國家發改委財金司官員稱,“按照現在的文件,以前的確有一些城投債發行不規范,國家發改委已經通過各種措施,向有關地方政府部門和融資平臺公司傳達了意見,保證這些債券能夠及時按期償付”。
國家發改委財金司發布的信息顯示,2013年至2014年底需要兌付(含回售選擇權)的企業債券總規模為3223億元。國家發改委稱,對這些債券已經進行了風險排查,并對企業的償債準備工作進行了逐個督察,目前來看,兌付準備充分,發生兌付風險的可能性很小。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