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銀行年度發債規模首破兩萬億
國開債占比過半,后續或遭遇擴容“天花板”
2012年步入尾聲,三大政策性銀行繼續忙著發債。昨日,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在銀行間市場再次發行300億元金融債券,為該行本月以來第二次發債。而今年前11月,國開行累計公開發債規模達到1.17萬億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1.16萬億元的規模。
除了國開行,農業發展銀行(下稱“農發行”)本周一發行了今年第19期金融債,規模222.4億元;上周四,中國進出口銀行(進出口行)亦發行了219.2億元金融債。
政策性銀行發債逾兩萬億
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統計,截至2012年11月末,三大政策性銀行合計發行債券2.04萬億元,為史上首次突破兩萬億元大關;其中,國開行發債11665萬億元,進出口銀行發債4281億元,農發行發債4428億元,均超過或接近去年全年發行規模。
本月以來,三大政策性銀行又通過發債籌資逾1000億元,使得全年發債規模至少將達到2.14萬億元,這還不包括定向發行品種和點心債。
從存量來看,目前政策性銀行債券余額接近8萬億元,約占債券市場體量的1/3。上月末,國開行、進出口行、農發行債券余額分別為5.21萬億元、1.08萬億元和1.45萬億元,合計7.74萬億元。
隨著資本監管的加強與地方融資平臺貸款調控,目前商業銀行放貸能力較前些年顯著下降,這為政策性銀行業務擴張留下了空間,同時意味著其發債融資規模仍有進一步放大的動力。
在昨日公布的2013年利率債策略報告中,申銀萬國分析師屈慶稱,根據近3年凈增量預計,預計明年政策性金融債發行規模將達到2.5萬億;在扣除9108億元的到期量之后,凈供給接近1.6萬億。
據中投證券近日測算,政策性銀行債過去10年的余額年增速在20%左右,預計明年將維持這一增速,則凈發行債券規模大約為1.5萬億;考慮到2013年8500億的到期債券規模,政策性金融債發行規模總計應在2.4萬億。
國開債面臨“天花板”
“政策性金融債2013年仍會多發。”中投證券債券首席分析師何欣說,由于政策性銀行主要從事政策性金融業務,在商業銀行陸續退出平臺貸款業務的背景下,預計政策性銀行將承接更多的政策性金融和貸款業務,甚至是對一些風險較高的工商企業貸款業務。
一個例子是,今年以來,在流動性風險突出的光伏行業,國開行已經成為眾多光伏企業眼中的“救世主”。
實際上,國開債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一方面國開債是債券市場第二大品種,存量僅次于國債,其價格水平已經成為重要的基準利率;另一方面,處在轉型關口的國開行面臨債信問題,其發行成本已經顯著高于進出口行與農發行。
今年以來,從投資者持有結構來看,商業銀行(尤其是全國性商業銀行)持有國開債增量小于去年,9~10月份更是連續兩月出現了減持。分析認為,國開債規模日漸龐大,越來越逼近商業銀行授信額度上限,這將對其供給形成“天花板”。
國信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如果2013年沒有特別政策出臺,商業銀行對國開債的授信額度只會更緊張,而國開債收益率上行壓力相應較大。目前,相同期限的國開債發行利率,普遍較口行債、農發債高出10個基點以上。
不過,第一創業證券分析師胡杰認為,近幾年國開債余額增速慢于整個債券市場的擴容速度,因此投資者不必過分擔憂市場承受能力問題。考慮到國開行在整個國家戰略中的突出地位,以及國開債對于債券市場發展的重要作用,監管部門最終會有長期穩定的債信政策出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