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三萬億大擴容 公募積極接盤暗藏風險
股市擴容受阻,債市卻供不應求。
今年以來,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發行債券已成為不少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包括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等在內的信用債發行規模激增。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信用債發行量一路高企,如今已經突破3萬億元大關。包括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票據等券種在內的信用類債券的發行規模為3.47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逼近60%。
債券市場陣營的壯大,推高了發債利率,這使得債券基金表現出了賺錢效應。特別是在“股債”的蹺蹺板效應之下,投資債券市場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受熱捧。
如今,固定收益類產品已經成為債券市場最大的買單者之一。最新數據顯示,公募基金持有債券數量超過2萬億,已超過保險資金,僅次于銀行成為第二大投資債券主體。
然而,從目前高等級及低等級信用債發行利率與同期限貸款利率水平的比較情況來看,幾乎所有個券發行利率與貸款利率的利差都有所降低,這也說明經歷了連續大規模的發行,債市收益率優勢有所下降。而亦有基金經理表示,債券的賺錢效應或難持續。
更有市場人士擔心,一旦股市走牛,債券基金面臨贖回潮,誰會成為債券的接盤者?
債券大擴容隱憂
身處放貸緊縮期的企業求錢若渴。
資金已經成為不少企業生存的關鍵詞,能發行債券進行直接融資則可救企業于水火之中。此情此景下,債券市場迅速擴容。記者統計數據顯示,信用債方面,包括企業債、短期融資、資產支持證券、公司債、中期票據等在內,今年共計發行3.47萬億元,去年同期發行規模為2.17萬億元,同比大幅增加近6成。
隨著信用債的急速擴容,發行利率也穩步提升,債券市場走出了一波牛市。債券型基金成基金品種中的一絲亮色,今年以來,債券基金整體業績喜人,凸現吸金效應。基金公司順勢而為,紛紛大力上架固定收益類產品。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公募已經發行債券型基金76只,帶來增量資金1416億元;成立貨幣型基金43只,共計吸金2360元。可比去年同期數據為,債券型基金成立38只,共計規模為656億元;貨幣型基金5只,為債市輸血僅126億元。
隨著債券市場的大擴容,債券型基金規模也隨著膨脹,基金持債量大幅增加。今年前11月,基金債券托管量累計增加6647.47億元,增加額僅次于商業銀行的1.22萬億元,遠高于保險機構的420.29億元。截至11月末,基金持債規模已超過保險機構,總持債量達到了2.0078萬億元,僅次于商業銀行,成為債券市場第二大類投資主體。
目前公募基金已經成為持有債券的大戶,但是反觀歷史可以發現,2005年債券基金成為資金避風港,飽受投資者青睞,規模迅速膨脹。然而,2006年股市上演逼空行情,大量資金撤離債券涌入股市,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瞬間“失血”,甚至出現固定收益類產品持有現金不足而導致贖回失敗的窘況。市場人士擔心,如今基金手握大把債券,一旦股票行情起來,投資者資金再次回流至股市,若如此,債券市場流動性將成為問題。
深圳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類總監告訴本報記者,未來一段時間內,債券基金的收益率難以維持今年前三季度的情況。今年債券發行規模非常大,公募基金需求量也非常大。現在市場對于優質債券的需求是大于供給的,但未來可能改變。
與之同時,伴隨債市大擴容而來的是發債主體資質的下降,這無疑會增加債券市場的信用風險。華泰證券表示,盡管短期來看微觀企業資金鏈壓力有緩慢減輕的跡象,同時經濟數據示好也會帶動市場風險情緒,但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債市的擴容,評級資質下降必將是長期趨勢。
去年此時,股債雙雙殺跌,城投債危機成為債券大跌的重要原因。而今年,城投債仍舊是信用債激增的主要推手。博時安心收益債券基金經理陳凱楊表示,大背景上來講,新一屆政府上臺短期內城投債出大問題的概率較小,否則會影響城鎮化的推進,這是一個定性的判斷,“但是我們并不是全無顧慮,今年調研比往年多了。隨著地方政府的負債率比過去高,信用空間是壓縮的,確實有一些的資質要比過去要差了。”
陳凱楊告知記者:“和去年相比,今年政府做了很多事情,特別是城投債方面,地方政府進行了一系列整合,比如發債方式的轉變,即分年還款,把集中還款的壓力分年來釋放。此外,在發債企業信用報告的調查和披露方面,也加強了監管,包括交易商協會最近提到了,對于一些縣級以下的或者償債能力比較差的主體,限制發債沖動等。”
公募淺嘗私募債
今年債券大擴容的陣營中,有一個新的身影即中小企業私募債。首單中小企業私募債誕生至今,已經有半年時間。中小企業私募債的池子悄然變大,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小企業私募債發行73只,發行金額79.13億。
首批中小企業私募債試水之初,公募基金紛紛表達了參與的熱情,然而目前來看,公募基金并未成為中小企業私募債的認購主力軍。
雖然公募基金已被準許涉足中小企業私募債投資,也有以中小企業私募債為主要投資標的的公募基金發行成立。但記者發現,大多數公募基金經理對私募債較為冷淡,有基金經理測算后表示,票面利率突破兩位數才具有吸引力,而目前達到這一水準者并不多。
市場已有70多單私募債發行,但公募基金參與中小企業私債僅有屈指可數的幾單。其中,鵬華基金成為公募基金中參與最為積極的公司之一。
公告顯示,鵬華中小企業私募債自11月6日成立以來,已經參與四單中小企業私募債。其中拿到的如皋市顧莊生態園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中小企業私募債券利率最高,達到了9.8%。最低的為常州市春秋淹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2012年中小企業私募債,利率為8%。其余兩單收益率分別為9.3%、9.70%。
從中可以看到,中小企業私募債給出的收益率尚可,不過這些是以犧牲流動性為代價的,而流動性正是公募基金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
鵬華中小企業純債基金經理戴鋼指出,鵬華中小企債是3年期的封閉式基金,以持有操作為主,并不顧慮流通性的問題。所以該所選取的債券期間基本控制在3年期以內。
但是,卻有基金經理認為,債券型基金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收益率,是因為在實際操作中加上了杠桿,但私募債流動性受限,并不能拿去做質押回購。此外,再加上發行人的資質一般,信息披露不夠透明,所以對比之下,目前私募債整體收益率并不是太高。
原本私募債的投資對象主要針對機構投資者,上交所允許500萬資產以上個人購買,而深交所不對個人開放。然而,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中小企業私募債由于規模都不大,這掣肘了公募基金的參與。目前已經發行的規模最大的私募債為3億元,而規模最小僅有1000萬,同時有兩家企業僅有1500萬元,這樣的市場容量,顯然無法滿足機構資金的配置需求。
事實上,機構在債券上冷熱不均,近期華僑城推出的一款資產證券化產品則頗受機構青睞。華僑城以歡樂谷入園憑證融資18.5億元,深圳兩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的基金經理均向記者表示,創新產品值得關注,更主要的是公司資質好,給出5%以上的收益率就頗具有吸引力。不過,受制于基金契約暫無法參與。華僑城有關人士則告訴記者,參與認購的有基金公司,原計劃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推介路演,不過北京上海推介效果良好,已經認購完畢,所以并未向深圳機構路演。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