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調整步入平緩階段 看多情緒增強
記者 吳曉婧
節前最后一周,央行逆回購操作放量,資金面較為寬松。十年國債收益率重新回到3.45%附近,較此前一周下行約10個基點。中長端利率債收益明顯下行,收益率曲線開始平坦化。信用債市場成交也十分活躍,AA級及AA+級短融和中票成為市場成交主力,部分信用債一二級溢價超過30個基點。
“這充分說明市場看多情緒增強。” 對于后市,天治基金交易員向桂英表示,相對前期較為看好。由于央行通過逆回購來釋放流動性,10月份逆回購到期量較大,共計6010億。外匯占款增量連續幾個月都較小,故預計央行動用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概率相當之大。
向桂英表示,對于后面的市場,我們依然維持前期的觀點,繼續采用啞鈴型配置,如果央行下調存款準備率的政策兌現,資金面達到穩定寬松,我們將拉長久期,適當加大高票息信用債的配置。
對于7月以來表現疲軟的債市,財通多策略穩健增長債券基金經理曹麗娟指出,經過三季度的下跌調整,債券收益率水平吸引力已經開始回升。鑒于通脹仍在可控范圍以及經濟好轉跡象不顯著的基本面判斷,債市將從前期的調整態勢逐步邁入平緩階段。針對下階段債券市場投資方向,曹麗娟表示,從宏觀基本面來看,我國GDP增速仍處于下降通道,而CPI短期內快速上行的概率較小;從政策導向來看,放松流動性將是主基調,未來央行降息的概率依然很大。
基于以上基本面和資金面的判斷,曹麗娟認為,債券價格再次上行的空間較大。對于不同的債券品種,曹麗娟認為利率債具有一定的交易性機會,而高票息的信用債品種長期投資價值較高,久期適中更具有安全邊際;對于風險程度較高的可轉債,曹麗娟指出正股的低估值為可轉債品種帶來了長期價值投資的機會,未來隨著正股上漲,可轉債價值有望提升,特別是部分高折價及政策利好品種。
大成基金表示,短期內債市基本消化了歐美量化寬松政策的沖擊,市場的關注點可能重新回歸基本面。目前中長期利率品種已經具備配置價值。此外,目前轉債的估值已經反映了對股市極度悲觀的預期,后續下跌空間有限,左側交易機會開始隱現。
“未來國內經濟的作用將成為決定債市走向的核心因素。如果經濟中期內仍舊低迷,債市也難持續熊市;在CPI同比逐步抬高的背景下,如果未來經濟基本面能逐步展現出一些積極因素、或政策面出現樂觀變化,那債市的短期機會或將進一步縮小。”海富通基金認為:具體品種上,相較于利率債,信用債尤其是中低等級品種在票息較高和二級市場不劇烈調整的前提下,將仍具備吸引力。(吳曉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