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昨日,滬深兩市股指在早盤震蕩盤升,但在創出新高后出現大幅跳水,尤其是最后半小時,在大盤權重股與中小盤題材股的聯手殺跌下,滬深主板指數收盤均大跌超過6%,創業板指跌幅也超過5%。
昨日,滬深兩市股指在早盤震蕩盤升,但在創出新高后出現大幅跳水,尤其是最后半小時,在大盤權重股與中小盤題材股的聯手殺跌下,滬深主板指數收盤均大跌超過6%,創業板指跌幅也超過5%。其中,上證綜指一天內連續失守4900點、4800點、4700點等三大整數關口。
盤面熱點顯示,除了次新股依舊保持強勢外,近乎所有板塊個股均上演“紅翻綠”的一幕,商業、地產、公用、基建、能源、金融等藍籌板塊均大跌超過7%,運輸板塊更是暴跌9.36%,兩市共有500多只個股報收跌停。
權重股大跌是大盤跳水的直接誘因,“石化雙雄”和金融板塊昨日的打壓跡象十分明顯。而引發大盤暴跌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利空消息的疊加。首先,超級大盤股中國核電即將在下周發行,對股市的吸血作用明顯;其次,證監會收縮兩融杠桿,嚴查銀行資金入市,介入調查或有異常交易問題的健康元等公司;第三,中央匯金大肆減持工行、建行股票達35億元,發出“股市降溫”信號;第四,5000點關口是當前市場普遍看重的一個巨大壓力位,加上此前的“八連陽”已積累大量獲利盤,機構在此點位進行調倉換股的意愿,很容易引發市場劇烈震蕩。
不過,昨日的劇烈調整并未完全超出市場預期,牛市中的快速調整往往更有利于充分消化獲利盤的壓力,推動行情走得更遠。在目前經濟環境下,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始終是不變的方向,流動性寬松的方向短期也很難改變。因此,短期因新股IPO及央行正回購不會成為持續制約股市上漲的主要因素。據wind統計,今年3月以來成立的新基金達到211只,募資規模超過6158.29億元。中國結算最新周報也顯示,上周滬深兩市新增A股開戶數262.14萬戶,較前一周環比增加9.14%,結束了連續三周的回落。同時,昨日兩市合計成交2.42萬億元,再度刷新歷史天量,說明當前股市的“水”很深,足以承載“巨輪”的航行。上述跡象均表明,當前場外資金仍十分充裕。
從技術上看,上證綜指MACD紅柱縮短,KDJ三線呈現“死叉”向下發散,意味著短線調整還將持續。10日均線在4600點附近對股指構成支撐;30分鐘和60分鐘分時顯示,短線上證綜指已處于“超賣”階段,技術性反彈一觸即發。綜合來看,股指今日在4550點之上技術整固的可能性較大,局部行情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