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2015年進一步擴大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其中,大單資金凈流入超過1000萬元的個股有81只,而仁和藥業(2.22億元)、哈藥股份(2.02億元)、華蘭生物(1.26億元)、紫鑫藥業(1.17億元)、康緣藥業(1.08億元)、嘉應制藥(1.06億元)、尚榮醫療(1.04億元)等7只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億元。
5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2015年進一步擴大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到2017年,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推開。核心內容包括: 第一,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力爭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中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第二,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付費、按服務單元付費等復合型付費方式。2015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要覆蓋區域內所有公立醫院,并逐步覆蓋所有醫療服務;第三,加強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臺建設。2015年底前,實現行政區域內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和80%以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區域平臺對接。6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上級醫院建立遠程醫療信息系統;第四,推進社會力量參與公立醫院改革。公立醫院資源豐富的城市,可選擇部分公立醫院引入社會資本進行改制試點。
對此,市場人士指出,《意見》中的推進醫藥分家、控制藥占比、醫保支付改革、推進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建設、分級診療等各項內容和量化指標需要重點關注。落實到個股上,應利好對相關醫藥板塊個股,可積極布局。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昨日醫藥生物板塊表現出色,當日股價實現上漲的個股有149只,占比84.66%。其中,漲停個股多達30只,剔除今年以來上市的10只次新股外,其余漲停個股分別為:通化東寶、太極集團、廣濟藥業、萊美藥業、北陸藥業、海普瑞、康芝藥業、尚榮醫療、大華農、翰宇藥業、千山藥機、瑞康醫藥、金城醫藥、戴維醫療、楚天科技、我武生物、臺城制藥、九強生物、柳州醫藥、迦南科技。另外,金宇集團、江中藥業、漢森制藥、華邦穎泰、福安藥業、西藏藥業、紫鑫藥業、上海凱寶、方盛制藥、理邦儀器、冠昊生物、魚躍醫療等個股漲幅也均超過8%。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昨日醫藥生物板塊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狀態,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為6.08億元。其中,大單資金凈流入超過1000萬元的個股有81只,而仁和藥業(2.22億元)、哈藥股份(2.02億元)、華蘭生物(1.26億元)、紫鑫藥業(1.17億元)、康緣藥業(1.08億元)、嘉應制藥(1.06億元)、尚榮醫療(1.04億元)等7只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億元。
中金公司對《指導意見》分析認為,看好以下四條主線的投資機會: 首先,零售藥店、醫藥流通行業:醫藥分家大背景下,門診藥房逐漸從醫院剝離、處方藥外流是大趨勢,看好GPO、醫院供應鏈等新模式的拓展,推薦上海醫藥、國藥一致,建議關注嘉事堂、老百姓、益豐藥房、一心堂。其次,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行業: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不在醫院藥占比考察之列,也不受醫院招標降價的影響,行業維持高增長,推薦紅日藥業、華潤三九。第三,醫療信息化、互聯網醫療:《意見》明確提出量化指標,區域醫療信息化和遠程醫療將加速發展,推薦樂普醫療,建議關注海南海藥。最后,民營醫院集團:《意見》要求進一步擴大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鼓勵民營資本參與改制,已積累豐富經驗的優秀民營醫院集團將受益。推薦愛爾眼科,建議關注通策醫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