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智慧此番遭調查除了信披違規之外,或與財務造假有關,可能將影響到湘財證券的重組。5月8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每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大智慧成為證監會2015法網專項執法行動第一批被通告企業,對其調查正在進行中。
五一長假后前兩個交易日,大智慧(601519.SH)連續兩日一字跌停,從連續12個漲停板反轉至連續2個跌停,兩天之內,大智慧的市值蒸發了126億元。5月6日,大智慧結束跌停噩夢。
憑借收購湘財證券而搭上金融信息平臺第一趟順風車的大智慧,自1月23日重組復牌后一路飆升,股價從6元/股漲至最高35元/股,漲幅度近500%,被譽為“滬上首季最牛股”。
好景不長,4月30日晚間的一則公告宣告了該牛股連漲命運的終結。
當天晚間,封死在漲停板上的大智慧公告,稱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因大智慧信息披露涉嫌違反法律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其進行立案調查。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大智慧此番遭調查除了信披違規之外,或與財務造假有關,可能將影響到湘財證券的重組。5月8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每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大智慧成為證監會2015法網專項執法行動第一批被通告企業,對其調查正在進行中。
對于涉嫌財務造假一事,大智慧董秘王玫據記者表示:“我不知道你聽誰說的,我們現在所了解的信息就是公告里的那一句話(信披違規),其他的不清楚?!?/p>
或涉財務造假
山雨欲來風滿樓。
4月30日晚間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后,大智慧在“五一”期間就備受關注。
5月4日一開盤,大智慧毫無懸念走出了一字跌停,股票市值蒸發66.6億元。5月5日,在滬指暴跌181.75點的背景下,大智慧再度跌停,市值再度蒸發59.9億元。兩天之內,大智慧市值蒸發126.6億元。
據媒體報道,5月4日,大智慧董事長張長虹在內部會議上表示:“我本人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也很意外據記者致電張長虹詢問被調查原因,其以正在開會為由拒絕了采訪。記者隨后發短信詢問是否涉及財務造假事宜,未能得到其回復。
5月11日開市,大智慧便公告稱有重要事項未公告據記者相關疑問致電大智慧董秘王玫,其辦公室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記者隨后又致電大智慧總機,負責轉接電話的人士表示王玫在出差,相關事宜正在調查,一切以公告信息為準。
此番招致查處,大智慧也由此成為證監會法網專項執法行動的第一批典型案例。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5月8日在每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集中力量打擊市場反應意識強烈企業的典型重大違法行為,目前證監會已經進場對大智慧涉嫌信批違規案進行調查。
張曉軍同時指出,按照相關規定,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應當符合“上市公司及其現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存在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或涉嫌違法違規正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情形”。
就在一周前,證監會宣布組織開展2015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張曉軍表示,針對當前市場態勢,證監會已經部署了第一批重點打擊案件,重點包括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過程中上市公司及并購對象的財務造假、舞弊行為;以及以市值管理為名義內外勾結的操縱市場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證監會的新聞發布會上,與大智慧一同被通報調查的還有第一創業證券以及ST博元。其中,ST博元因為高管對年報的真實性不作保證而遭證監會監督,并責令其于4月15日停止交易,而大智慧即將面臨何種懲罰,證監會并未明示。
此次信披違規被查,已經不是大智慧第一次觸及監管條例。
2014年,大智慧通過旗下收購的天津民泰貴金屬的白銀交易大賺一筆,由此導致多名投資者上當受騙血本無歸。大智慧因此陷入違規操作交易的質疑,引發投資者集體維權。
2014年6月11日,大智慧發布公告,稱將民泰貴金屬全部股權(70%)以3.9億元的價格轉讓給自然人黃順寧。由于黃順寧系公司董事張婷的配偶、控股股東張長虹的妹夫,根據相關規定,該股權轉讓構成關聯交易。
而上述白銀交易糾紛案在2014年7月22日在浦東新區川沙法院開庭時,大智慧方面并未現身,法務部老總以出差為由并未出現在庭審現場。
除了應對云操盤被告身份之外,大智慧決定暫不參加證券投資咨詢機構2013年度年檢,這將導致其不再持有證券投資咨詢牌照。而投顧類業務約占公司2013年主營業務收入的25%。
另外,不少投資者在網上發布了數條大智慧罪狀。如股票軟件虛假宣傳;出賣客戶電話;設置白銀對賭盤,以客戶虧損為目的;選擇性信息披露;雇傭水軍刷屏沉帖、刪帖等。不過,監管部門并未給予回應。
一名接近大智慧的人士據記者透露,大智慧當前被證監會調查原因除去信披違規,或許還和財務造假相關。此前,大智慧曾因2013年年報信息披露不準確曾被上海證監局責令整改。
大智慧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12月的上海大智慧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長虹為最大股東。2011年,大智慧公司以89倍市盈率成功登陸A股市場,張長虹等股東一夜之間身家倍增。目前,他是國內最大的金融信息綜合服務提供商。
除了炒股軟件業務,大智慧曾獲增值電信業務經營,以及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并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權。同時該公司還與中字頭國企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銀聯等增值業務通道均有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