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投行齊稱A股長跌將結束
上證指數
近期QFII持股比例不斷提高 不少資金潛伏A股
不出多數業內人士預料,A股在周三暴漲后,昨日高開低走,量能急劇萎縮,最終上證指數報收2029.24點,下跌0.13%。值得注意的是,境外資金對A股的興趣依然不減,從此前的悄然做多,到目前公開唱多。
市場專業人士分析指出,由于境內資金信心尚未恢復,境外資金也是杯水車薪。盡管機構對明年市場看好,但年內行情要看成交量,如果繼續維持千億級別以下,即使反彈,空間也有限。投資者可以適當關注城鎮化等結構性機會。(文/記者張忠安)
即使有周三暴漲,今年以來A股負收益可能難以改變,眾多股民虧損已成定局。不過,相對境內資金,外資對中國股市興趣不減反增。從此前悄然做多,到目前公開唱多,包括高盛、瑞銀等在內的國際投行巨頭都集體看多A股。
國際投行紛紛看多
截至昨日收盤,上證指數年內跌幅超過9%,多數個股股價腰斬。然而近期從國際上卻頻頻傳出唱多A股的聲音。在技術派大師迪馬克發表A股未來9個月上漲48%以后,高盛、瑞銀等國際投行巨頭也紛紛表示看多中國股市。
高盛在其股市策略報告中樂觀預計,中國經濟增速明年將達到8.1%。預計A股明年反彈空間將超過今年已經率先反彈的H股,MSCI中國指數2013年要上漲20%左右。而高盛在中國的合作伙伴高華證券上月底也發布A股策略報告稱,明年中國經濟復蘇可期,增速約在8.1%,同時通脹有望控制在3%以下。在此情況下,明年滬深300指數將有30%左右的上漲空間。并看好受益于改革的保險、鐵路、醫療、石油、航空、零售消費等行業。
另一大國際投行瑞銀證券在11月23日發布《熊市進入尾端?》后,12月5日又發出《熊市結束》的A股策略報告。在這份最新的報告中,策略分析師陳李分析指出,2013年A股將結束長達3年的熊市。“我們預計A股市場2013年回報率將達20%左右,預計企業盈利將增長9%、動態市盈率將反彈至9~10倍。”陳李表示。他還認為,主要的理由就是A股估值已經企穩,發出熊市結束的信號;動態是市盈率已觸及8.5倍的新低,風險溢價觸頂。同時,經濟溫和復蘇將推動企業盈利實現正增長。此外,資本市場改革也將為股市提供支撐。
看好銀行地產
在2012年4季度加速財政開支之后,2013年1季度周期性板塊可能表現更好。
在具體板塊中,瑞銀證券看好重卡和水泥,這兩者沒有庫存擔憂。“展望2013年,我們最看好金融業,包括銀行和地產,它們估值都很低,增長具有可見性。還看好非必需消費品行業,如汽車和家電,因基本面的潛在改善應能促進盈利增長,并可能導致股價重新估值。”陳李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認為。
“從這幾天國際投行聲音來看,確實都在唱多明年A股。實際上,在唱多之前,已經通過QFII吸籌了。”某上市券商宏觀分析師昨日告訴本報記者。一系列數據也顯示,在A股今年三季度以來的連續下挫中,似乎給QFII提供了最合適的介入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熱錢再度涌入香港,香港金管局周三下午也再次啟動干預行動,承接5億美元賣盤,變相向香港市場注入38.75億港元流動性。而截至12月5日,香港金管局總共已向市場注入569億港元資金。
“境外資金積聚在香港,醉翁之意不在酒,可能最終目的地是內地A股。因為,我們現在股市估值在歷史地位,這樣的洼地,嗅覺靈敏的外資恐怕不會放棄。”深圳一位基金經理如此告訴本報記者。而在他看來,在國際投行唱多中國股市之前,不少資金已經潛伏到A股。
QFII趁低吸納藍籌股
有數據顯示,近幾個月QFII持股比例在持續提高,從8月份至今已增長了8%,呈越跌越買之勢。記者對比滬深兩大交易所大宗交易記錄也發現,今年10月份以來,素有QFII大本營的海通證券國際部、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證券營業部等顯得非常活躍。12月4日,在上證指數觸及1949點的低位中,該營業部再次現身滬市大宗交易平臺,作為買方買入了9只藍籌股,工商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國神華、交通銀行、民生銀行、中國太保等多只權重股疑似被QFII低價收入囊中,該大本營當天成交額為1.75億元。而10月15日以來,海通證券國際部合計買入工行、建行、中石油、農行、中國石等大盤巨無霸的金額高達13.18億元。中金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也在10月以來斥資近10億元購入五糧液、首開股份、上海家化、上海機場、金地集團等優質個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