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頻頻低頭電力板塊業績穩步增長
近期A股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走勢,一方面是強周期性個股的回落,另一方面則是業績成長趨勢樂觀的品種得到資金的青睞。因此,業績反轉的電力股或將在近期再度活躍。那么,如何看待這一板塊的投資機會呢?
華能國際在日前公布了半年報業績,從半年報中可以看出決定電力股盈利能力的核心因素,并不是機組使用小時的多寡,而是兩點,一是煤炭成本的高低,因為煤炭成本占火電機組的70%左右。二是火電價格,因為目前電價相對固定,所以,電價的略微上行,即可能會引發整個電力機組銷售收入的迅速提升。
更為重要的是,由于煤價主要是在5月底、6月初開始暴跌的。而火電廠商為了機組的安全運行,往往需要備煤庫存達到20天以上。也就是說,在6月份,火電廠商仍然主要使用的5月份購買的煤炭。由此可推測,在2012年上半年的電力公司半年報中,煤炭價格的下跌并沒有體現出來。但進入7月份之后,煤價的下跌效應就會顯現出來,也就就意味著火電生產廠商的三季度業績將超預期。那么,隨著煤價下跌效應在三季度顯現,且電價較去年同期也上漲,因此,電力股的三季度業績可能會出現急漲的態勢。
而對于煤價來說,基本上也只有低位震蕩甚至繼續下行的趨勢。為何?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在未來一段相當長時間內,不會出臺全局性的刺激經濟增長政策,既如此,煤化工等產業回升的概率就不大,從而使得煤炭需求延續著疲軟的態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供給方面,不僅僅是因為進口煤炭增多,而且還在于近年來我國煤炭新增產能陸續投產。畢竟在近三年來,我國煤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一直超過20%,但今年以來的需求卻突然萎縮,冰凍起來。那么,未來的煤炭供過于求的態勢將延續。既如此,煤價在未來缺乏上漲的動能。
更何況,業內人士也指出,煤價最為敏感的兩個時間點,一是7月,二是12月。但7月份,煤價低頭下行。所以,過了7月,煤價就更難以上漲。
正因為如此,前期電力股有過一波大的彈升,主要是電價上漲、煤價下跌預期引發的沿海電力機組,主要是華能國際、華電國際等龍頭品種。
但隨著三季度的煤價下跌效應的顯現,二、三線電力股的盈利能力也迅速提升出來,因此,金山股份、長源電力、建投能源、豫能控股、內蒙華電、華銀電力等品種也漸趨活躍。甚至ST贛能、ST漳電等個股也可跟蹤。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