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鱸鄉小貸擬赴美借殼上市 成功概率高
分析人士認為,小額貸款瞄準中型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會沖擊目前的商業銀行,但從根本上看,兩者表現為互補關系。雖然通過“地方小貸新規”、上市等途徑緩解了小貸公司融資問題,但相比于商業銀行,小貸公司的杠桿比率依然較低
近日有消息稱,一直在資金困境中掙扎的小貸公司,開始嘗試尋求不同的融資途徑。
6月10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信息顯示,來自蘇州的吳江市鱸鄉農村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于當日遞交首次公開招股書,擬在納斯達克以反向并購(買殼)形式上市,融資1800萬美元,公司全面攤薄后市值7600萬美元。
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霍肖樺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吳江鱸鄉采用的是借殼上市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赴美IPO,并且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要求比在A股上市要簡單許多,因此吳江鱸鄉上市成功的概率比較大。”
每股發行價略低
2008年,江蘇省開始首批試點成立小額貸款公司,當年,吳江市金融辦、人民銀行等部門專門成立農村小額貸款試點工作領導小組,2008年年中左右,銀行信貸收縮,很多企業貸款需求得不到滿足,小貸公司試點開始加速推進,當年6月份開始股東招標。
據悉,當年10月份左右,包括亨通集團、江蘇新民紡織、永鼎集團等多家上市公司在內的13家法人和秦惠春共同組成了吳江鱸鄉小貸公司的股東,鱸鄉小貸注冊資本3億元,為吳江市第一家小貸公司,也是江蘇省首家資本金突破3億的股份制小貸公司。
吳江鱸鄉小貸公司成立后,根據蘇州吳江市地區養蟹、紡織等產業集聚、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的特點,推出了聯保貸款等產品,短時間內打開了市場,做大規模。
此次謀求上市,嚴格來說是鱸鄉小貸繼今年2月之后再次遞交招股書,承銷商只有美國一家名為伯翰姆(Burnham Securities)的不知名小券商,招股書顯示,伯翰姆給鱸鄉小貸起了一個很“中國”的英文公司名字——China Commercial Credit,直接翻譯過來就是中國商業信貸,并計劃在納斯達克市場以“CCCR”的代碼上市。
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最近12個月,鱸鄉小貸已經為249個借貸者提供等值8850萬美元直接貸款,營收達到1200萬美元,年貸款利率超過15%,2012年度利息和手續費收入1229萬美元,凈利潤831萬美元,2011年同期為830萬美元。
招股書同時披露,按照每股6.5美元發行中間價計算,本輪發行270萬股扣除7%的承銷折扣和傭金、1%的其他費用和65萬美元發行費用后鱸鄉小貸實得款項約1549.6萬美元。
霍肖樺認為,“粗略算來,本輪發行之后吳江鱸鄉的總股本將達到1140萬股,按照2012年的盈利情況,其每股收益為0.728美元,市盈率僅為8.9。而根據吳江鱸鄉遞交的招股書,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吳江鱸鄉的股東權益為6724萬美元,若再考慮公司的商譽等,每股6.5美元的發行中間價不僅不高、反而較低。”
隱患待解
募資用途方面,招股說明書中顯示,鱸鄉小貸將用于增加擔保貸款能力和注冊資本實力,但有觀點質疑稱,在資本賬戶管制和外匯流通不暢的情況下,美國市場的募資將如何通過合法渠道返回中國,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與此同時,還有很多隱患待解。
霍肖樺對記者表示:“由于小貸公司在管理上較商業銀行有一定的差距,內部存在較大的治理隱患,因此信息披露是鱸鄉小貸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僅從披露的財務信息來看,美國投資人或許會從鱸鄉小貸的招股書中看到畸態的中國信貸市場。”
不僅如此,同業的競爭、政策的制約等因素,使小貸行業承受著巨大壓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曾撰文指出小貸公司的制度短板所在。他指出,小貸公司的擴張能力和負債率直接影響到其業務發展的空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