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系租賃狂飆隱患 20家公司規模5年增28倍
動輒一筆業務數億甚至數十億,涉及業務標的包括飛機、汽車、船舶等大買賣,這是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所從事的業務。他們的銀行血統讓普通租賃公司望塵莫及。
5年前,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加入融資租賃行業,此后業務突飛猛進,促使整個行業資產規模向兩萬億級奔去,僅次于美國成為老二。其中,受銀監會監管的20家金融租賃公司資產規模向一萬億狂奔而去,成為租賃行業的引領者。
這種影子銀行的規模呈現暴增式發展,20家金融租賃公司5年資產規模暴增了28倍,然而風險苗頭若隱若現,系統性的風控問題日益尖銳地擺在面前。
萬億級新戰場
不斷簽訂新的大訂單,不斷地融資做業務,這是金融租賃公司高管們忙碌的工作寫照。
近日,國銀租賃啟動了與一汽解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3.5億元的商用車合作項目,這項整體合同金額涉及20億元。此前,他們剛剛敲定與中國泰豐租賃一筆4.22億元的融資租賃合約。5月27日,農銀租賃為新疆宜化化工旗下子公司提供租賃融資6億元;5月19日,工銀租賃已迎來第100架大飛機的融資租賃交付……
所謂融資租賃,即產品的所有權在租賃公司,企業通過租賃的形式按不同時間段付款租用。“想要貸款,不必死磕銀行。”從這句帶著煽情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融資租賃是針對企業的一種新型融資方式,也是一種變相盤活資產、拓寬現金流的方式。
國銀租賃董事長王翀表示,公司不僅在探索中小微企業設備租賃業務模式,“未來還將繼續發掘其他領域。”國銀租賃是國開行控股的租賃公司,這些來自銀行系的金融租賃公司,除了高調攬到大企業如飛機、船舶、大型機械、高速公路等融資業務,又發起了對中小企業的進攻。
按資金來源,融資租賃公司分為外資、內資以及銀監會監管的金融租賃公司。截至一季度,融資租賃公司共有628家,由銀監會監管的金融租賃公司共20家,其中銀行系10家。這10家的大股東包括了五大行、民生、招行、國開行、興業、光大。5月28日,華夏銀行旗下的華夏租賃開業。對銀行系融資租賃公司來說,母行控股比例一般高達70%-90%。
在這些租賃公司當中,資產規模排名前10的絕大部分來自銀行。目前破千億的銀行金融租賃公司有3家,工銀租賃、民生租賃和國銀租賃,其中國銀租賃以1340.34億成為國內最大的融資租賃公司。
一季度末,20家金融租賃公司資產規模已達8443.38億元,與2008年初不足300億元相比,5年間狂增了28倍。“這其中主要是銀行系租賃公司的資產,他們已經超過7000億,占整個租賃行業三分之一還要多,如今就要奔向萬億級了,說銀行系獨大不為過,租賃行業也是拼爹……”深圳某融資租賃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稱,銀行系優勢不可比。
天津市租賃行業協會會長楊海田認為,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優勢明顯,一是資金來源相對寬裕,“雖然不能直接從母行貸款,但是可以從其他銀行貸款,再從它的銀行貸給其他銀行租賃公司,可以相互換手,實際上這是一種變通的辦法,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他認為第二個優勢是客戶來源,銀行有龐大的貸款客戶群,“銀行給不了貸款,往往為了維護客戶,把客戶給融資租賃公司。”
融資租賃行業的目標是趕超美國,楊海田預計兩年多時間里就可以達到。目前美國融資租賃資產規模約為3萬多億元人民幣,我國的租賃業30年的復合增長率高達90%,以目前近兩萬億元的規模成為“第一”指日可待。
高速路上的風險
在金融租賃這列高速前行的列車上,銀行們享受著“第二職業”帶來不菲的收入,但是也在苦惱其永遠無法滿足的資本渴求以及風控管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