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副主席:大型銀行資本金要求應更嚴格
美聯儲副主席耶倫(Janet Yellen)周一在上海舉行的國際貨幣會議上發表講話稱,各國央行應該對大型銀行有更嚴格的資本金要求。耶倫是美聯儲內部至少第四位支持要求美國銀行業進一步提高資本金水平的高管。
耶倫將監管改革分為三大類:第一,加強基本的銀行業監管框架;第二,減少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SIFIs)對金融穩定構成的威脅;第三,加強核心金融市場和基礎建設。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乃至全球多數國家政府都推行了內容更全面、更加嚴格的金融企業監管政策。尤其是巴塞爾協議Ⅲ要求全球銀行增加資本金并改善損失吸收能力。耶倫指出,美國的銀行機構已經在去年夏天公布了巴Ⅲ改革的執行草案,并已收到反饋評論,目前正在準備最終的監管方案。
但耶倫認為,目前的政策還并不足以保證大型金融機構不再對金融穩定造成威脅。
金融危機表明,國際銀行業監管規則應該更多聚焦那些對金融穩定構成潛在威脅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但耶倫在講話中多次重申“我不確信”,對目前針對“太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機構的監管方式是否奏效提出了她的懷疑態度。
她提到了對銀行規模做出強制性限制的一刀切方式,或根據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Glass-Steagall Act)強迫金融機構將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業務分離的做法。對于這些方法,耶倫表示:“我不認為這些做法會是解決‘太大而不能倒’問題的最有效方法。但同時我也不確信現有的SIFIs監管計劃是否足夠,盡管方向正確。”
耶倫的言論舉足輕重,因為她被普遍視為美聯儲下一屆主席最有可能的人選,現任主席伯南克任期將于明年1月到期。她的講話暗示,美聯儲理事會正越來越接近達成共識,對大型銀行施加更為嚴厲的資本金要求。
耶倫支持包括美聯儲理事塔魯洛(Daniel Tarullo)等官員的建議,即對這些給金融穩定性帶來威脅的大型金融機構征收超過巴塞爾委員會提議的更高的資本附加費,或者建立其他機制來要求這些機構持有額外資本金。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上個月的講話中也曾提到對大型金融機構施加更高資本金要求的必要性。
耶倫認為,額外資本金要求是為了完全抵消大型銀行享有的融資優勢,迫使大型銀行肩負起倒閉可能對經濟造成的潛在外部成本。
目前為止,美聯儲尚未執行對大型銀行收取的資本附加費。這項規則要求大型銀行相比小型銀行持有更多的損失吸收緩沖資本金。這一緩沖資本金比率為風險加權資產的1%至3%,取決于美聯儲認為該銀行對金融系統構成的風險大小。
耶倫還提到美聯儲在考慮中的另外一項要求,即要求部分大型且復雜的銀行將無擔保長期債券維持在最低水平,從而確保銀行債權人不會在銀行倒閉時承擔損失。
“這一要求能夠讓SIFIs更有可能進行有序清盤。”耶倫說,瑞士、英國和歐洲的監管機構都推出了類似規則,“而且這可能有助于就全球SIFIs最低損失吸收要求達成國際共識。”
耶倫還敦促全球監管者集中精力降低短期融資市場波動對金融系統構成的威脅。她指出,金融危機后的監管改革“多數忽視了這類交易”,例如回購協議、證券借貸交易以及保證金貸款等,但這類交易“制造了大規模宏觀審慎風險,包括交易違約和資產減價出售造成的巨大負面外部效應”。(嚴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