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競爭加劇:城商行“攬儲”重壓難卸
銀監會網站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總負債為132.15萬億元,其中,城市商業銀行總負債為12.08萬億元,占銀行業金融機構比例為9.14%,較去年四季度9.24%的占比有所下滑。
以存款為主的總負債余額占比出現下降,表明城商行在經歷了去年末激烈的攬儲大戰之后,今年仍出現存款余額增長乏力的局面。如何握住“存款”這根生命線,成為擺在各家城商行面前的重要課題。
各出奇招
攬存“壓力山大”
“城商行的市場份額本來就小,再加上一些股份制銀行攬存不遺余力,城商行的存款壓力增大。”山東一家城商行公司金融部總經理助理表示,該行存款增長乏力與存款回報不及股份制銀行有關。所謂存款回報即銀行以各種形式回饋存款客戶,目的在于拉存款。
莫尼塔投資發展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雖然與去年底相比,目前城商行的存款業務壓力在部分地區出現緩解,一家銀行還反饋存款已經完成全年任務的三分之二,但對大多數城商行來說,存貸比仍處高位,攬存壓力依然較大。
存款增長乏力直接導致城商行市場份額下降,今年一季度城商行總負債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比例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股份制銀行的總負債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比例由去年四季度的17.78%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17.86%,環比上升了0.08個百分點;其他類金融機構的總負債占比則由28.10%上升至28.26%,環比上升了0.16個百分點。
為了緩解存款壓力,各家城商行可謂使出渾身解數。理財產品一直是銀行吸引存款的利器之一。據普益財富統計,國有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發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低于市場平均水平,不過,其收益率在一季度逐漸向平均水平靠攏。城商行整體表現較好,其所發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均高于其他類型銀行。
從個別銀行來看,柳州銀行、南昌銀行、宜賓商行和寧夏銀行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居前,其平均預期收益率在5.40%及以上。不過這些銀行的發行量偏少,季度發行量均在11款及以下。城商行中產品發行量居前的江蘇銀行、包商銀行、南京銀行(行情,資金,股吧,問診)、東莞銀行和北京銀行(行情,資金,股吧,問診)的產品收益率處于4.15%~4.76%之間。
“盯住同業。”多位城商行高管向記者透露他們分食其他銀行市場份額的策略,“同期同類產品,我們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肯定比大銀行高0.5%~2%。”
此外,為了在競爭中不被大銀行淘汰,城商行抱團取暖的趨勢也日漸明顯。“搭建一個讓大家平衡地去互利互惠的合作平臺,這是我們今后共同合作的方向,因為這個市場很大,我們必須抱團,形成一種合力,形成一種大面積的服務能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南京銀行副行長周文凱說。
記者注意到,由民生銀行(行情,資金,股吧,問診)牽頭的亞洲金融聯盟33個成員中,就有重慶銀行、徽商銀行、鄭州銀行等23家城商行;興業銀行(行情,資金,股吧,問診)搭建的“銀銀合作”平臺中,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已達到84家。
存款競爭加劇
流動性管理難度加大
事實上,不僅是城商行,存款增速放緩是近兩年來所有銀行業金融機構面臨的共同問題。
銀監會數據顯示,2012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月均增速為12.6%,比2010年、2011年分別下降8.6和3.5個百分點。
“我們注意到,金融機構存款大幅波動現象依然明顯。存款基本遵循每季度第一個月凈減少、第二月增加、第三個月大幅增長的模式。每季度首末兩個月存款一減一增,月間波幅最高超過3萬億元,可見存款"沖時點"的情況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仍較為普遍。”某銀行業研究人士告訴記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