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戰火未熄 中國GDP數據也來點把火
中國統計局最新出爐的GDP數據顯示,二季度GDP增速同比降至7.5%,較一季度的7.7%有所放緩。該疲軟的GDP數據(雖然符合預期)令本已受歐債危機困擾的歐元區經濟雪上加霜,因中國是歐元區經濟火車頭德國的重要貿易伙伴。在眾多不利因素下,歐元區要走出經濟衰退的泥潭恐怕不會容易。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引發歐洲經濟復蘇疑慮
雖然市場對中國經濟復蘇早已有所預料,但數據的出爐還是凸顯出該國經濟增長將不復過去的輝煌。而這對于德國的經濟而言,將是不利消息。
按照出口額計算,去年中國是德國的第五大貿易伙伴(6%的出口額)。去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額為670億歐元,而對法國和美國的出口額分別為1040億歐元和870億歐元。
此前公布的中國進出口數據顯示,6月出口同比下降3.1%,為2012年1月來首次下滑,預期為增長4%;此前上月為增長1%,而上年同期則上升11.3%。
數據還顯示,6月進口同比下滑0.7%,降幅大于上月的0.3%,也遜于預期的增長8%。6月貿易帳盈余為271.3億美元,市場預期中值為盈余270億美元。上月為盈余204.3億美元。
這些疲軟的經濟數據的出爐正值中國新的領導層開始加強監管以控制金融風險。該國領導層試圖控制過熱的信貸市場,并將該國經濟從以出口帶動轉化為以消費帶動。
截至目前,中國政府已顯示出其貨幣政策姿態將維持緊縮以控制金融風險,但這些數據將測試其愿意容忍的經濟增速下滑的具體程度。
Silvercrest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首席策略師PatrickChovanec表示,“目前中國投資潮已不像以前那樣強勁,而這正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Lombard Street Research經濟學家Charles Dumas稱,中國將毀掉歐洲經濟將于下半年復蘇的任何微小的機會。
Dumas指出,“歐洲經濟衰退程度或會減輕,抑或從庫存周期中獲得短暫提振,但由于該國經濟依賴對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的出口,這可能重新令該國墜入衰退深淵。”
歐元區國家麻煩不斷
上周五惠譽將法國主權信用評級從最優的AAA下調至AA+,評級展望為“穩定”。該機構指出,法國工業生產低迷,外國訂單下降,失業率高企和財政赤字削減不利,經濟復蘇速度將比官方預期的慢。此外,法國經濟還面臨一些列結構性問題,如競爭力和企業利潤率下降、勞動力和服務業市場長期僵化等。
西班牙那邊也不讓人省心。該國首相拉霍伊被指與人民黨前財務主管巴爾塞尼亞斯依舊有往來。后者因財務問題已被西班牙檢方關押。
西班牙工人社會黨副秘書長表示:“如果拉霍伊不能說實話,他就必須得離開。丑聞不僅使拉霍伊個人名譽受損,更是讓西班牙政府蒙羞。”包括多名政客都要求拉霍伊在國會澄清問題并辭職,但都遭到了拉霍伊的否認或者拒絕。
如果拉霍伊承認其存在非法收受賄賂等財務問題,其將不得不辭職,西班牙將再次面臨大選。
此外,葡萄牙反對黨社會黨領袖塞古洛(Antonio Jose Seguro)上周四堅持重新商議該國援救方案。這凸顯出當前葡萄牙財政緊縮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矛盾,二者能否有效地平衡和解決仍是未知之數。
歐債危機從爆發以來,一直是歐元區的心頭之患。期間經常反反復復,一直沒有徹底解決。在歐元區經濟尚未從衰退中脫離出來的情況下,歐元區成員國出現的政治危機很可能使歐債危機加重。未來歐元區經濟能否重振當日雄風,歐債危機的解決至關重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