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美元存款內外兩重天 外資行高息囤美元
國內外資銀行突然大幅度提高利率攬存美元
近期,包括花旗、星展、東亞、渣打、南洋商業銀行在內的各大外資行紛紛大幅上調了美元存款利率。同時,《中國經營報》記者也在上海、香港兩地觀察到,上海的不少外資銀行的美元存款利率一夜之間翻番,而香港一些外資銀行的人民幣存款利率仍處在今年的最高水平。對此,有不少業內專家認為,此輪的“高息攬存”或與大多數銀行預判下半年內地流動性差、美元走強、錢荒影響持續都不無關系。
與此同時,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6%。特別是6月份單月進、出口則首現16個月來的負增長。商務部的調研發現,下半年外貿形勢可能比上半年還要趨緊。外貿的下滑和熱錢的流出讓國內美元驟然吃緊?
上海 :外資銀行高息攬儲美元
記者日前走訪上海多家外資銀行了解到,絕大多數外資行目前均大幅上調了美元存款利率。花旗銀行日前在官網發布公告稱,7月1日~31日,客戶以新增資金存入美元定存,就可獲得3個月1.2%、6個月1.5%的特惠年利率,此前該行3個月和6個月美元定存的原年利率分別為0.5%和0.9%,其特惠利率分別上漲了140%和67%。
星展銀行則對美元3個月、6個月的普通定存優惠年利率也從原來的0.2%和0.5%調整到最高1.6%及2%,對6.5萬美元以下新增存款也推出優惠利率,達3%。無獨有偶,東亞銀行則將12個月期5萬美元以上的小額美元定存年利率提高至3%,南洋商業銀行的13個月美元定期存款年利率更是提高至2.4%。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資銀行的美元存款利率則按兵不動。目前國內中資銀行6個月美元定存年化利率一般為0.5%,而部分外資銀行同期美元年化利率高達2%,是中資銀行的4倍。這意味著,目前美元存款利率甚至比同期理財產品更具優勢。
“當前美元理財產品收益率普遍偏低,一款3個月期穩健型美元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僅為0.5%,相比之下,還不如去外資銀行做定存。”一位原先投資美元理財產品的自由投資人這樣表示。
雖然外資銀行以高利率來吸引客戶,但不少銀行業內人士提醒說,普通投資者將本幣換成外幣投資的方法不太理性,因為存款的利息收入未必能對沖匯率貶值帶來的損失。
“利率雖然誘人,但由于外幣的匯率波動較大,匯率變動帶來的收益或損失要遠大于定存利率或是理財產品給出的預期收益率。另外,由于港元與美元實行聯系匯率制度,美元貶值,港元對人民幣同樣也會貶值,因此目前存美元或港元的定期存款都有匯率風險。”為此,一位國有銀行資深人士認為,目前來看,如果外幣沒有特別用途,最好還是考慮結匯。
“不過,對于有分散風險需求的投資者而言,在未來美元走強的預期下,持有部分美元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美國經濟持續改善,整體經濟溫和復蘇走強,美聯儲透露會縮小量化寬松規模,有助于美元中期走強。所以美元依然可以作為資金避險的上佳選擇。”一位第三方理財機構資深理財師則這樣判斷。
香港:人民幣利率居高不下
美元走強可能會導致外資撤離,外資購買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幣需求增多,隨著內地銀行人民幣錢荒出現,很多內地企業跑到香港去融資,從而導致香港的人民幣利率迅速提升。
記者日前在香港最繁華地方之一 ——銅鑼灣,以投資者身份暗訪了幾家銀行,發現不少外資銀行美元存款利率也都處于高位運行的狀態,不少銀行甚至還上調至今年的最高利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