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下半年香港人民幣存款增長將減速
內地上月爆發“錢荒”,推高香港人民幣同業拆借利率,市場擔憂離岸人民幣會因此大量回流內地。不過渣打銀行資本市場董事總經理及中國資本市場部主管鄭俊峰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由于離岸人民幣進入內地市場每日有限額,短期內不會大批流回;但預計今年下半年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增速會有所放緩。同時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不少企業用戶在選擇離岸人民幣貸款時,最終還是想回到內地投資。
鄭俊峰表示,實際上內地的“錢荒”是比較短期的,每日可以進入內地的離岸人民幣數額有限,很難讓資金在一周內大幅流回內地。不過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增長會減速。渣打預計截至今年年底,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將達7000億至7500億元。這與年初預測的8000億元有所減少,主要是因為隨著RQFII的更快推進和前海特區的發展,人民幣回流會在資本項目下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幣升值預期降低,人民幣通過現金賬戶流入的可能性也在降低。
而導致香港人民幣存款增速放緩的另一個原因,是不少投資者選擇離岸人民幣貸款,再回到內地做投資安排。渣打銀行一份調查顯示,有37%的人民幣貸款用戶選擇將在內地投資,而有47%的用戶則選擇在內地做貿易融資。渣打銀行亞洲區高級經濟師劉建恒向記者表示,自2012年第四季度起,香港人民幣貸款與存款比例就保持在13%,仍舊是較低的水平,加上香港利息較內地更低,預計香港的人民幣貸款會越來越多。
除此之外,盡管離岸人民幣不會馬上回流,內地“錢荒”卻對香港“點心債”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渣打銀行發布的報告稱,內地的流動性緊縮迅速將此市場氣氛傳到“點心債”市場,令香港掉期息差大幅上升,這對高評級債券及高息債券都有較大影響,該行預計下半年香港“點心債”市場可能會相對平淡。
盡管如此,投資者還對香港的“點心債”興趣濃厚。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數據,今年6月26日財政部在香港發行了六種人民幣國債,總值為100億元,期限有3年、5年、7年、10年、15年及30年。這些債券的收益率都好于去年,卻都獲得超額認購,其中7年期和15年期的債券分別有1.76倍和1.5倍的超額認購。
鄭俊峰預計,截至今年年底,香港的“點心債”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至3500億元,而目前香港的“點心債”規模為2250億至2500億元。(羅琦)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