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打擊外貿企業 匯豐PMI跌破榮枯線
匯豐銀行昨日公布5月份制造業PMI終值為49.2,是7個月以來首次跌破50榮枯線。近日公布的國家統計局5月份制造業PMI數據為50.8,較4月份回升0.2個百分點。兩大PMI數據走勢背離。
巴克萊經濟分析師常健認為,綜合兩大PMI數據來看,工業生產短期內繼續好轉,不過持續的去庫存化可能會拖累其增長。對于兩大PMI的走勢不一,常健認為分歧在于他們對中國內需的展望,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原因主要是由于匯豐的統計樣本更多側重中小企業,國家統計局數據側重大中型企業。
長城證券研究所所長向威達稱,去年在“穩增長”政策下官方批了一些港口、基建、鐵路的大項目,還有像房地產、汽車等行業都有所回暖,這些行業整體也是大企業居多,因此國家統計局PMI走勢向好。
在中小企業方面,有觀點認為,今年以來人民幣改變去年有升有貶的雙向波動,對美元、歐元、日元均呈現單邊快速升值,使外貿出口企業遭受打擊,利潤縮水,制造業發展受到一定影響。
浙江一家閥門出口企業老板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有兩項:關注人民幣匯率走勢、有了外匯入賬就趕緊兌換成人民幣。他稱,人民幣的快速升值讓他不敢接長單大單,接單以短單小單為主。
昨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1806,在過去的兩個月里,這一匯率中間價17次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根據匯豐PMI報告,5月份制造業新訂單指數自去年9 月以來首次出現收縮,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兩月出現收縮。
從人民幣有效匯率來看,國際清算銀行發布的4月份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為115.24,已連續七個月上漲,較去年9月的107.45累計上漲7.2%。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此前表示,有效匯率升值較快對中國的出口企業來說是巨大的壓力,目前中國制造企業的成本僅次于新加坡,是不正常的。
浙江省商務廳今年對2000多家省內重點外貿企業調查顯示,60.38%的企業認為,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業務的獲利風險加大,是影響企業出口的最主要因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