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退出QE不是重點 經濟改善可持續才是關鍵
周四(5月30日)美國方面公布了美國第一季度GDP修正值和初請失業金人數等重磅數據,但是表現均不及預期,數據公布后,美元匯價大幅下挫,從83.70一路下滑至時段低點82.98。今日公布的數據中,只有美國房價數據一如今年的以往的同類數據表現那樣,好于預期,這證明了房產數據仍是美國經濟復蘇過程中的主要亮點。
美國勞工部(DOL)周四(5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5月25日當周初請失業金數據不及預期;美國商務部(DOC)周四(5月30日)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美國第一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修正值年化季率被小幅下修,不及市場預期。下修壓力主要來自投資環節和政府購買;全美不動產協會(NAR)周四(5月30日)公布,美國4月NAR季調后成屋簽約銷售指數為106,前值105.7,為三年來最高水平。
自從市場炒作美聯儲退出QE以來,投資者特別關注美國方面的消息,從美聯儲官員講話的只言片語到美國經濟數據,各方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進行解讀,因為市場主流觀點認為這直接關系到美聯儲在接下來的幾次會議中能夠宣布啟動QE退出進程。
但是經濟數據的起起伏伏卻令市場投資者感到非常迷惑,似乎每天的認識都隨著各種消息面的變化而改變。
因此需要指出的是,其實這正是美國經濟復蘇過程中的經濟數據的正常表現,因為復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個由點到面的轉變過程,而令投資者感到迷惑的原因恰恰是不同市場主力出于自身需要進行不同解讀所產生的結果。
所以對美元的中長期走勢,我們應該把握的是美國經濟改善的是否可持續這點,而不是短時期的去糾結于某個具體的經濟數據,因為美元的中長期走勢最終還是取決于美國的整體經濟基本面。更不是去急于尋找美國是否退出QE的線索。因為美國退出QE也最終取決于美國經濟的改善是否體現出可持續性這點上。
總之,不要被市場炒作某個焦點的表像所迷惑,這正是機構處于自己目的調整持倉結構的一種方式,以醞釀下一步致命的一擊。退一萬步說,即時美聯儲最終沒有退出QE,美元的中長期漲勢已經不可逆轉
甚至還有有專家認為,根據經濟數據的變化,調整美聯儲的資產購買規模,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美元上漲最根本原因是美國經濟持續改善的預期
當下美元上漲的最根本原因是投資者押注美國經濟增長的順周期投資,即美元體現出了成長性特征,而非歷次危機中,因避險需求才出現的美元上行。所以,未來美元成長性的延續性有賴于美國經濟改善的持續性,以及隨之而來的貨幣政策調整。
美國波士頓聯儲主席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周三在演講中表示,如果未來幾個月中就業市場和經濟狀況繼續逐步改善,則美聯儲考慮小幅削減資產購買計劃規模可能是有意義的。
今年具有投票權的羅森格倫指出,就目前而言,失業率仍舊遠高于充分就業率,核心通脹率仍舊接近于過去30年時間里的低點,因此現在就停止實施QE計劃的時機還“不成熟”。
目前美國經濟的進展似乎也隱含著美元中期可能再次呈現成長性特征,因為無論從政策引導還是新增長點而言,美國經濟和貨幣政策的相對優勢均具備其成型的可能。
一方面,危機以來,奧巴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刺激經濟改善,諸如跨國企業利潤回流稅收優惠計劃和“出口倍增計劃”等。
另一方面,頁巖氣“革命”也有可能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美國有可能成為能源出口型國家。這些不僅能降低美國制造業的生產成本,也能降低美國居民的生活成本,進而促使美國經濟不斷體現出相對優勢,從而推動美元上行。
不過,目前潛在風險就是股市與債市出現同漲同跌的反常現象。在經濟延續改善動力完全出現之前,寬松政策的退出可能導致前期由于大量流通性推升的市場風險情緒出現崩塌,從而引發資本市場連鎖反應。
當然,雖然這會導致美元成長性特征崩潰,但是美元卻會因此而獲得避險型特征。這也意味著,不論基本面的方向如何進展,美元中期走強都是大概率,只是觸發因素不同,期間可能的噪音會導致其上漲節奏變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