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今年升值逾1% 出口企業有單不敢接
昨日對美元中間價報6.1911,再創新高,今年以來已經升值1.38%
東莞時間網訊昨日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1911,較前一交易日大漲87個基點,再次創下人民幣匯改以來新高。
即期匯率、中間價今年以來均漲1%以上
昨日下午,銀行間詢價系統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盤中最低觸及6.1310,逼近5月9日時的收盤低點6.1308。香港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的即期匯率定盤價為6.1285.
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匯率在3月29日突破前期高點后,中間價旋即進入一輪升值通道,隨后多次創造新高。進入4月后,人民幣升值呈現加速態勢,沖破6.20關口,昨日又升至6.1911。以此計算,年內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升值1.38%。
人民幣即期匯率方面,走勢與中間價相仿。人民幣即期匯率在5月17日突破6.14,目前逼近6.13,今年以來升值1.3%。
統計顯示,自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至今年一季度末,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27.45%,實際有效匯率升值36.49%。
出口企業“有單不敢接”現象更突出
商務部的研究認為,近期人民幣快速升值,雖有利于改善進口貿易條件,也有利于中國公民出外旅游,但對企業出口簽約和利潤產生了比較大的負面影響。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5月16日的記者會上解釋,現在企業“有單不敢接”的現象更為突出,出口企業利潤也收窄。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近期人民幣升值幅度較大,主要原因在于遠期人民幣貶值預期消失,凸顯中外利差帶來的套利空間;無風險套利空間導致的資本流入,成為人民幣升值的主要推手。在強烈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下,熱錢蠢蠢欲動涌入中國。據初步計算,4月熱錢約為207.5億美元。據一家中型港資企業深圳子公司的財務人員透露,熱錢套利的收益不低于8%。
彭文生預計,未來這一因素會促使人民幣繼續升值。
相關鏈接
幾招應對人民幣升值
面對匯率波動,出口企業可以使用金融工具規避風險。
記者了解到,東莞各大銀行都有針對企業的外匯金融工具,其中以遠期結匯最為常見。遠期結匯是一種可實現套期保值的期貨工具,其運作原理是:由于企業可能一段時間后才能收到外匯,所以在即期匯價的基礎上,企業先與銀行簽訂協議,約定未來某天以約定的價格把外匯賣給銀行,換回人民幣,從而實現保值。
記者致電東莞幾家銀行了解外匯金融工具時,銀行都回應熱烈,表示可以為企業設計專門的金融方案,并指派專業團隊進行服務。
除了使用外匯金融工具,亦有出口企業通過協議約定的方式,由買賣雙方共同承擔匯率波動風險。如明家科技就有一項措施,在給境外客戶的報價單中約定,一旦匯率波動達到或超過一定幅度,公司將可以與境外客戶重新協商調整產品報價。(潘紹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