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元:亞洲的瑞郎
新加坡經常被稱為“亞洲的瑞士”。多年來,這個小島國憑借其穩定的政治、社會和商業環境,已經吸引了很多國際投資者。不過,還有一個很少被談及的因素也促使了新加坡取得目前獨特的地位,即新加坡極其穩定的貨幣所散發的魅力。
不僅在過去十年,甚至在過去二十年,新加坡元對美元的升值速度超過了日本以外的其他亞洲國家的貨幣。新加坡元是該地區唯一從1997年至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中遭受的巨額損失中得以恢復的貨幣。部分原因在于新加坡的經常賬戶盈余為亞洲最高,這使得新加坡元在資金流動不穩定的環境下可以得到強有力的緩沖。
毫無疑問,新加坡元已經成為外國投資者首選的頂級貨幣之一。與此同時,新加坡也憑借其在亞洲地區非常成功的貨幣制度贏得了贊譽。這其中的關鍵因素卻驚人的直接: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認識,即一個國家不能同時影響其利率和匯率 .
除新加坡和中國香港之外,大多數亞洲地區的中央銀行會在他們認為必要時通過控制利率和干預匯率來管理貨幣政策。通常情況下,這些措施的最終結果是導致熱錢流入,然后他們會通過預扣稅應對。對于許多長期投資者而言,增稅帶來不確定性也是撤資的一個充分理由。
與其他亞洲國家的央行不同的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要通過匯率來引導其貨幣政策。此外,新加坡并不強加資本限制,從而放棄對利率的控制。從這個角度來說,新加坡貨幣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贏得了國際投資者的青睞。
新加坡元的另一個優勢是中央銀行設立了一個明確目標,即逐步謹慎地使新加坡元升值以對抗輸入型通貨膨脹,從而穩定國內物價。在過去的十年里,除了發生過幾次嚴重的金融危機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經成功地實現了新加坡元對貿易加權一籃子貨幣的升值,這些貨幣包括新加坡最大貿易伙伴的貨幣,如美元、歐元 、人民幣和馬來西亞林吉特。
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通過將新加坡元名義上的有效匯率波動值控制在一個波段之內,來避免過度、無序的匯率波動。我們的經濟學家估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正在引導實現每年2.5%的名義升值率,波動幅度控制在中間值±2%的范圍內。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有可能在通貨膨脹相對較高、國內經濟充滿彈性的情況下,維持其堅挺的新加坡元政策。
一些投資者對新加坡能否保持其出口競爭力產生懷疑, 因此對新加坡元名義有效匯率持續升值百思不得其解。事實上,新加坡的出口競爭力正是得益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長期控制通貨膨脹率,進而與來自通貨膨脹率更高、生產成本更大的經濟體的產品相比具備了出口優勢。
結果表明,為控制通貨膨脹而調整的貿易加權匯率——新加坡元實質有效匯率,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保持穩定。這有助于新加坡保持其出口競爭力,盡管新加坡元名義匯率有所上漲。政府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激勵措施等其他因素也鞏固了新加坡經濟的競爭力。
所有這些現狀表明,新加坡元長期前景看好——再次驗證了新加坡“亞洲的瑞士”地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