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高開低走 市場翹首大豆補貼新政
臨近階段高點,豆類再次習慣性地高開低走。如今市場關注的焦點仍集中于南美天氣,業內人士認為,豆類整體或暫緩反彈勢頭,豆粕表現會相對較強。
此外,近日市場傳言相關部門正醞釀大豆產業補貼新政,對于現有大豆市場格局或將形成深遠影響。
昨日國內豆類期貨整體表現不佳。截至當日收盤,連豆主力1305合約收報4791元/噸,較前日結算價下跌16元/噸;豆粕主力1305合約遭遇多頭平倉打壓,收報3381元/噸,下跌3元/噸;豆油主力1305合約收報8628元/噸,下跌18元/噸。除期價下跌外,三大豆類品種都呈現明顯減倉。
國內現貨市場基本穩定。東北產區油廠大豆收購均價為4533元/噸,與上日持平,糧點收購均價4749元/噸,較上日漲21元/噸。全國豆粕銷售均價為3963元/噸,較上日漲9元/噸。豆油現貨價走勢平穩,其中散裝一級豆油均價為8858元/噸,進口毛豆油均價為8649元/噸,均與上日持平。
研究機構商品天氣集團日前在一份報告中稱,阿根廷在未來10天內將較為干燥。該機構還稱,監測數據顯示約四分之一的阿根廷玉米和大豆作物或面臨壓力,但2月早期則需要更多的降水過程。
因南美大豆進入關鍵生長期,天氣炒作成為主導近期大豆走勢的重要因素。“受技術性買盤和阿根廷干燥天氣引發的憂慮推動,近幾日美豆出現大幅反彈,不過短期市場已經接近前期的壓力位。從國內市場看,豆類期價上行缺少實質性利好刺激,一旦持倉下滑,期價上行能量略顯不足,操縱上建議參與反彈的短多離場。”國信期貨分析師曹彥輝稱。
南華期貨王晨希表示,從消息面看,豆類已經扭轉前期偏空態勢,市場預期本周美豆出口數據將有明顯回升,現貨報價也受其帶動企穩。不過目前階段天氣題材支撐較為有限,技術性因素將繼續發揮主導作用。他也認為,美豆上方面臨較大壓力,建議大豆短多了結離場;豆粕表現或相對較強,多單可謹慎持有。
值得關注的是,國務院日前派調研組赴國產大豆主產區黑龍江進行產業摸底,調查黑龍江大豆面積持續減少原因及研究相應對策。市場傳言,為解決大豆種植面積萎縮問題,以提高大豆種植收益為目的的差價補貼政策有望在以東北主產區試點。
未來新政出臺無疑將對國內大豆產業與現有大豆市場格局形成深遠影響。據了解,目前新政正在積極制定之中,以何種形式補貼尚未最終確定。
“長遠來看,此舉對于國內大豆產業益處良多,有助于優化東北地區農產品種植結構,調節農產品間價格關系,直接提高豆農種植收益。預計補貼新政出臺后,原有的臨儲收購方式可能也會有一定調整,這有利于理順國內外大豆市場的關系。”知情人士稱。(記者 沈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