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拋儲首日成交清淡 紡企存采購風險
14日,國家啟動新一輪儲備棉拋儲工作,拋儲競賣底價為1.9萬元/噸,低于收儲價格2.04萬元/噸。不過,頗具吸引力的儲棉拋售計劃,首日拋儲競拍情況卻并不理想,14日儲備棉投放實際成交比例僅五成多。“19000元/噸的價格稍高些,”不少業內人士認為,2012年度臨時收儲政策結束之后,拋儲價格下調的可能性較大,紡企采購風險仍存。
當前,部分紡織廠棉花配額消耗殆盡,市場呼吁國家拋儲的聲音愈來愈強。不過,當棉花拋儲工作14日正式啟動,棉紡企業的參與熱情卻并不強烈。
15日,中國棉花信息網發布最新消息,首日儲備棉投放量3.81萬噸,實際成交2.02萬噸,成交比例53.04%,且當日成交儲備棉平均等級為4.33,資源等級偏低。錦泰期貨分析師王楠指出,競拍成交清淡,且成交價在底價附近,反映出目前市場需求依然不佳。
公開信息顯示,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于9月10日啟動,收儲價格為20400元/噸。由于紡織品市場需求不旺,市場棉價持續低于收儲價格,交儲成為棉花加工企業主要的銷售方式。截至2012年12月28日,累計收儲超過157萬噸,占全年產量的75%。本次收儲將于今年3月31日結束。
“雖然本次拋儲條件不錯,但多數企業仍然不會參與。”夏津鑫潤福針織服飾公司董事長張建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關鍵是沒錢。企業現在太難了,年前要給工人結算工資,沒有其他資金參加競拍了?!?/font>
據悉,本次拋售的棉花為2011年及以前年度入庫的棉花,“棉花是越放越次,好的棉花放兩年也不行了?!币晃粡氖录徔椆ぷ鞫嗄甑耐跸壬@樣向中國證券報記者描述。而且,對于部分需要用高檔棉的紡織企業來說,這次拋儲的棉花質量并不符合條件。
據棉花業內人士推測,2012年度臨時收儲政策結束之后,拋儲價格下調的可能性較大,因此,紡企采購風險仍存。(張潔)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