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種活躍顯人才缺口 期貨公司欲調整人員配置
玻璃、菜籽、菜粕等期市新品種的活躍,使得期市投資者結構趨向多元化,客戶需求日益增多,給人才緊缺的期貨公司帶來了較大挑戰。據了解,目前這些新品種領域的專業人才缺口較大,尤其是分析師和業務人員的需求度在不斷上升。
玻璃、菜籽、菜粕等期貨市場的新品種近期頻獲追捧,這些“小而火”品種的活躍,使得期市投資者結構趨向多元化,客戶需求日益增多,這給一直人才緊缺的期貨公司帶來了較大的挑戰。記者了解到,目前,這些新品種領域的專業人才缺口較大,尤其是分析師和業務人員的需求度在不斷上升。
業內人士認為,期市新品種層出不窮,或將改變原先期貨公司金屬、農產品、化工、股指期貨四大領域的主流人員配置,今后期貨公司也將調整內部專業人才的發展方向,以不斷適應市場的需求。
專業人才需求大
玻璃、菜籽、菜粕三個期貨市場的新品種自上市以來便成為期貨市場上的耀眼明星,先是玻璃在上市23個交易日內成交量屢創新高;再是上市僅4個交易日的菜籽、菜籽粕放量上漲,1月7日菜籽粕盤中幾度漲停;1月14日,玻璃期貨再封漲停板。
業內人士表示,玻璃、菜籽、菜粕期貨合約均很小,投資門檻低,流動性較好,因此,頗受中小散戶和相關企業投資者的追捧。客戶的投資熱情高漲,對期貨公司的服務能力是很大的考驗,期貨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上升,尤其是期貨市場這些“非主流品種”的分析師愈發搶手。
“專業人才不是很好找,因此,期貨公司在人才儲備上仍以自己培養為主”,上海中期副總經理蔡洛益表示,“我們在上市之前就提前儲備好相關人員,要求分析師參與調研、行業會議等。當然,社會上有合適的人才也會積極引進。”
不僅小品種的分析師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業務方面的人才也很緊俏。蔡洛益認為,新的市場領域必定會帶來新的投資者,研究所的主要職能還是服務業務部門,因此,對業務部門人才要求也提高了,“會優先考慮有現貨行業背景的業務人員。”
中證期貨副總經理景川表示,專業人才需求上升毋庸置疑,針對新品種,中證期貨集中對業務人員進行培訓,包括要求業務人員熟悉上下游產業鏈的相關知識。
或調整人員配置
面對五花八門的創新品種,除了進行人才儲備和“招兵買馬”,期貨公司內部的人員配置和發展方向也將面臨改革。有業內人士表示,期貨公司原先金屬、農產品、化工、股指期貨四個領域的主流人員配置將可能進行相應的調整,“非主流品種”的分析師或將占領一席之地。
景川表示,現在新品種的分析師還是納入在原先的版塊中,例如菜籽分析師在農產品小組,但將來隨著品種的成熟和業務的壯大,這些小品種的分析師可能會單獨劃分出來,形成新的領域。
“期貨公司今后不一定要培養專職的分析師”,蔡洛益表示,在買方需求旺盛的時代下,客戶的投資需求更加多樣化,期貨公司今后將更加側重對策略分析師的培養,或形成品種分析師和策略分析師兩個方向發展,在品種分析師的基礎上發展策略分析師,為客戶提供投資咨詢等多方面的服務。
“對新品種上市,期貨公司的人員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景川稱,“將來期貨公司的人員勢必會不斷壯大”。(記者 董錚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