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期貨交投活躍成交量突破百萬手
昨日是玻璃期貨上市交易第二天。玻璃成交量已經突破100萬手,達137萬手,僅次于螺紋鋼和豆粕。剛上市的新品種即能達到百萬手成交量,這在中國期貨市場上是極為罕見的。持倉量也增加1倍,達到16.87萬手,顯示了極強的市場人氣。
不過,由于下游需求不振,玻璃期價維持低位震蕩。FG1305主力合約延續周一下跌走勢,低開震蕩后拉起,隨后盤整,收盤報1311元/噸,較上個交易日下跌0.53%,全天波動率為2.3%。
美爾雅期貨分析師邵帥表示,目前北方地區需求萎縮,東北地區施工已基本停止,近期還將有冷空氣和降水,對下游需求影響較大。北方玻璃庫存也在上升,部分北方玻璃業已南下。華東和華南市場暫時還能依靠降價維持部分市場需求,但全國均價已經開始下滑,幅度在1-2元/重量箱不等。
昨日,玻璃現貨價格也弱勢依舊,各地區均有生產商下調約8-10元/噸。在目前消費淡季的背景下,下游整體需求較弱,對現貨價格有一定抑制作用。光大期貨分析師鐘美燕介紹稱,2012年4-10月浮法白玻璃價格從1300元/噸上漲至1500元/噸,最近一個月又從高位滑落至1410元/噸附近。
“從期現升貼水看,目前期貨貼水大致在100元/噸,較大的期貨貼水也牽制了期貨下跌的腳步。從成本看,以當前的原材料粗略計算玻璃成本大概在1200元左右,短期內價格仍有一定向下空間,但同時對向下的空間也不能過于樂觀。”北京中期分析師周文歡表示。
對于玻璃這一新品種的態度,現貨企業普遍積極。南玻A表示,將參與套期保值。旗濱集團因兩個廠庫被批準為交割倉庫而表現積極,也已成立有關期貨部門。也有部分企業表示,還沒有套期保值的想法,需要觀察。部分有區域優勢和實力較大的玻璃流通企業也開始了解或已經參與玻璃期貨。
“玻璃期貨在國內首次采用全廠庫交割,這對于貿易商參與交割的熱情是否有影響,還有待觀察。”分析師邵帥表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