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剩問題難逆轉 膠市膠著讓人急
最近3個月以來,受全球最大天然橡膠產地、泰國政府的托市舉措和削減出口量等行情提振政策推動,天然橡膠的價格已經反彈了30%,但目前行情仍然時好時壞,處于膠著狀態。由于中國需求增長乏力,而橡膠產量正在逐年增多,供應過剩問題仍然根深蒂固。
目前,國際天然橡膠生產量正在處于擴張期。統計顯示,8月份天然橡膠產量自近3年低點增長了26%。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近期上調2012年天然橡膠產量預估,從之前預估的增長4.7%至1083.3萬噸,上調到預計增長5.0%至1086.3萬噸。ANRPC數據顯示,2011年天然橡膠產量增長8.7%至1034.2萬噸。
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還表示,隨著種植者增加生產率的提高及重植計劃,到2013年天然橡膠產量或將到達近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2014年將達到1180.0萬噸,2018年將達1440.0萬噸。
面對如此迅猛的產量擴張,橡膠價格壓力明顯。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產量占全球天然總供給的70%,三國同意從10月1日起共同采取限制減少出口及采取砍伐老齡膠樹的措施,以減少天膠市場供應量45萬噸。
然而,天然橡膠生產國行情提振對策提出3個月來,其效果正在減弱。合成橡膠原料的價格下滑也是消極因素之一。以丁二烯為原料的合成橡膠主要用于制造汽車輪胎的接地面等。東亞地區的丁二烯現貨交易價格現在徘徊在每噸1850美元~1950美元左右。與7月創出的高點2500美元相比,下跌了約600美元,約25%。
鑒于中國汽車銷量增速放緩,明年中國的天然橡膠需求量恐怕會繼續下滑。中國9月的新車銷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8%,減至161萬7400輛,累計增速在連續8個月提高后首次出現回落,并再次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不僅如此,車企的利潤也在下降,甚至出現虧損。而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明年中國汽車銷量增幅有可能創下13年以來的最低增幅。
面對市場前景的不明朗,盡管自8月份以來,山東輪胎廠開工情況有所好轉,全鋼胎輪胎開工率從六、七成回升至八成左右,半鋼胎從七成上升至九成以上,季節性的生產旺季以及上漲的價格使得輪胎廠被動性地采購原料來滿足生產以及控制成本,但是多數企業仍然采用按需采購的方式,囤貨熱情不高。
“基本面看供需間矛盾沒有出現根本逆轉,長周期的弱勢仍將延續。”國際期貨橡膠分析師張元鴻認為,消費環節尚未出現逆轉,長周期弱勢將彌漫第四季度;價格結構間近期反彈的持續性也在減弱,價差修復將使市場出現中級回調。(魏書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