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需求結構出現新變化
大商所棕櫚油期價指數周一創下兩年新低之后,昨日迎來久違的上漲行情,終盤報收于7123元/噸,漲幅為1.55%。而在此之前,該指數已經連續兩周收跌,下跌幅度超過1000元/噸。
“國內棕櫚油終端需求市場出現結構性變化,導致國內對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棕櫚油進口減少,前三季度總進口量預計同比減少20%。”天津某棕櫚油大型生產企業負責人范昭余表示,我國是棕櫚油的主要進口國,中國進口數量的減少直接導致馬來西亞等國的棕櫚油庫存大幅攀升。
截至9月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總量達到245萬噸,創下該國庫存新紀錄,壓制馬盤棕櫚油期貨和現貨價格不斷走低。昨日,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12月合約價格終盤報收于2438令吉/噸,漲2.96%。而在上周三該合約曾創出2130令吉/噸的低點,為20個月以來的最低價格。
外圍市場棕櫚油價格的大幅下挫,直接導致國內棕櫚油價格全線下跌。昨日,國內棕櫚油現貨方面,天津地區24度棕櫚油價格在6820—6900元/噸,張家港24度棕櫚油6800—6850元/噸,福建地區24度棕櫚油6700—6800元/噸,全線跌破7000元/噸整數關口。
“我國政府嚴禁食用調和油中添加棕櫚油,是國內棕櫚油需求下滑的主要原因。”國內棕櫚油貿易商吳先生表示。據他介紹,今年以來,政府高度關注食用油安全,嚴禁小包裝調和油中添加棕櫚油,并且加大對棕櫚油非法添加的打擊力度。這導致棕櫚油基本上退出我國調和油市場,使得我國對棕櫚油的進口需求大幅降低。此前,國內小包裝調和油市場曾大量添加價格相對便宜的棕櫚油,降低豆油的比例。
棕櫚油終端市場的這一結構性變化,是近期棕櫚油價格大幅貼水于豆油的重要原因。吳先生稱,目前國內棕櫚油期現貨價格較豆油平均貼水2000元/噸左右,這樣巨大的價差持續存在是非常少見的。后期隨著豆油食用需求的增長以及棕櫚油食用消費的下滑,價差有可能繼續拉大。
與此同時,也有部分市場人士認為,經過連續多日的下挫之后,國內外棕櫚油價格下跌空間已經有限。范昭余稱,以馬盤棕櫚油價格2500令吉/噸、原油90美元/桶計算,利用棕櫚油生產生物柴油已經處于盈虧平衡點,如果后期棕櫚油價格繼續回落,原油維持當前價格水平的話,歐美等國家使用棕櫚油生產生物柴油的成本優勢將逐漸顯現,這將拉動這些國家對東南亞棕櫚油的需求增長。
“在棕櫚油價格持續下跌過程中,國內棕櫚油庫存數量已經從7、8月份的100萬噸水平降至目前的60萬噸左右。四季度馬盤價格一旦企穩,國內部分企業將有補庫需求。”范昭余預測稱。
上述市場人士預計,國內棕櫚油價格短期預計將圍繞7000元/噸振蕩。在需求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之后,棕櫚油價值被市場重估,后期價格回落空間有限。同時,由于需求數量減少,生產國庫存增加,棕櫚油價格在明年一季度之前,預計難有上漲動力。 (姚宜兵)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