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值+抄底”百億元資金9月涌入期市
期貨日報記者近日獲悉,8月底還徘徊于1900億元一線的國內期市保證金總額,在9月中旬突破了2000億元大關。分析人士認為,入市的百億元資金由保值和投機資金構成,是9月期市劇烈波動的行情點燃了這兩類資金的入市熱情。
今年9月,稱得上國內期貨市場“激情燃燒的歲月”。股指期貨創下歷史新低后,月末連續兩日以近3%的漲幅強勢反彈;黃金、白銀期貨創出2011年11月以來新高;鋼材、焦炭期貨創上市以來新低;橡膠、豆類、白糖等期貨品種一直處于劇烈波動行情中。
“股市上升無期,期市突破有望。”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股市行情的持續萎靡,一些在股市廝殺的游資大戶及陽光私募已緊急從股市撤資轉投期市,不愿錯過期市可能啟動的大級別行情。
入市的百億元資金中確有投機資金的身影。“從盤面上看,預期QE3推出將拉升貴金屬期貨價格的投機資金提早入市,使9月7日當周黃金、白銀期貨的成交量分別較前一周增長43.8%和25.3%。焦炭、鋼材期貨此前一路狂跌,也引發投機資金"抄底",雖然這兩個品種目前漲幅不大,但9月成交量環比分別大幅增長311%和835%。”格林期貨研發培訓中心高級總監李永民分析說。
在剛嘗試期貨投資的北京投資者林先生看來,期市雙向交易機制優于股市的單向交易,而且與股票相比,商品期貨存在價值中樞,信息傳播也更為公開。
“短時間這么大的量,絕不是光靠投機資金就能完成的,保值資金也加快了入市步伐。” 一德期貨總經理呂擁華表示,投機資金入市抄底為保值資金提供了交易對手。“宏觀面事件頻發,覺醒了產業客戶的避險意識,保值頭寸明顯提升,一些從未參與期市交易的產業客戶也迅速開戶入市”。
在呂擁華看來,市場存量資金的增加能夠提升期貨市場的保值有效性,促進期貨市場風險管理功能發揮。“今年我國期貨市場已多次下調交易成本,下一步應通過不斷上市新品種、完善交割制度促進產業鏈客戶入市。”呂擁華認為,同時,要研究推出期權交易,完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倡導理性投資,引導投機資金為市場穩健發展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曲德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