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8月底前完成全部前期準備
劉鐵男調研原油期貨市場建設,相關籌備工作請示已上報國務院
國家發改委網站上的一則題為《劉鐵男副主任赴上海調研原油期貨及天然氣現貨市場交易情況》的新聞,昨日引起了市場高度關注。
據報道,目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已向國務院上報了《關于開展我國原油期貨市場建設籌備工作的請示》,待國務院批復同意后即可推動開展相關工作。
證監會主席郭樹清那句“抓緊建設原油期貨市場”,似乎又有了實質性進展。
7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赴上海調研,聽取了上海期貨交易所(簡稱“上期所”)關于原油期貨市場建設方案及推進情況和上海石油交易所關于天然氣現貨交易市場情況的匯報。
劉鐵男指出,在上期所建立中國原油期貨交易市場對于增強中國在國際原油市場中話語權、促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具有重要作用。當前,要做好原油期貨交易可行性方案和相關準備工作,設計好風險防范方案。原油期貨交易涉及多個部門職能,要明確任務,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加快推進。
但需要注意的是,《關于開展我國原油期貨市場建設籌備工作的請示》并非如外界所認定的品種上市請示,例如上期所此前提交的白銀品種上市申請便是《關于開展白銀期貨交易的請示》。而期貨市場新品種上市的流程一般為:交易所品種調研-證監會論證-交易所提出申請-證監會批準-相關部委批準-國務院批準-交易所擇機上市。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和別的期貨新品種準備有所不同,在原油期貨的推進過程中,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將肩負更重要的職責,但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表明,原油期貨籌備工作的復雜性。
上期所總經理楊邁軍此前曾表示,原油期貨創新多、難度大。在他看來,目前國內期貨市場尚未對國際投資者開放,允許境外投資者參與需要多方面的銜接。而中國資產計價結算貨幣均為人民幣,國際石油市場的現貨、期貨交易結算都是用美元,無論采用人民幣計價結算還是采用美元計價結算,都要能夠充分、方便地使投資者進入;國際期貨市場的交易習慣都是凈價交易,現貨環節會有一個進口完稅的問題;要讓來自境外的原油在中國保稅區,通過保稅交割的方式吸引大量原油在亞太地區,包括在中國方便自如地參與交易、轉口貿易。這都帶來一系列的創新和改革需求。
不過,也有消息人士指出,原油期貨所面臨的技術性問題,最終都會在國務院統籌領導下獲得解決,“畢竟有高層下達過批文,要求在8月30日前完成全部的前期準備工作”。(葛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