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市場上半年先揚后抑 三季度或迎接整體反彈
今年上半年,國際油價先漲后跌,帶動國內整個化工市場也走出先揚后抑、振蕩下行的格局。在業內看來,類似去年鈦白粉這樣持續強勢上漲的化工品種今年很可能不再出現。而隨著7月初國際原油大幅反彈,預計三季度起化工市場或受益于出口及傳統旺季來臨而出現一波整體反彈。不過,不同的化工品種,今年下半年的表現也會出現很大差異。
⊙記者 陳其玨
氟化工
下半年繼續跟跌
據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的數據監測,上半年氟化工產業鏈產品呈大幅走跌態勢,監測的11種產品中只有1種產品上漲,10 種產品下跌,且漲幅小,跌幅深。其中,氟化工原材料螢石市場國內均價年初在2400元/噸,6月底報價在1900元/噸左右,跌幅在20%以上。
分析師認為,氟化工產業鏈全部走軟的原因首先是無機氟下游電解鋁市場及有機氟下游終端空調市場在上半年需求疲軟,尤其空調市場庫存較大,這導致一季度兩者市場以去庫存為主。
“面對跌跌不休的市場形勢,目前多數廠家都采取停工檢修、減產保價的舉措。盡管如此,行業的利空因素遠多于利好?!鄙馍绶し治鰩煆埨J為,先前業內普遍預計5月會迎來拐點,但市場仍未有好轉跡象。有廠家表示,目前部分產品仍在成本線上,下半年氟化工產品會繼續跟跌,最終才走向平穩。
隆眾資訊氟化工分析師孫立敏則認為,隨著廠家持續限產、空調庫存下降以及節能家電補貼政策發揮效應,空調行業將在7、8月份迎來年內銷售高峰。在此情況下,氟化工價格仍有上行可能,但幅度不會太大。
聚氨酯
下半年或走跌
相比其他化工品種,聚氨酯是上半年少數幾個表現搶眼的品種,半年漲幅為35.22%。
“上半年純MDI行情大幅上漲的原因主要是亨斯邁及萬華等企業集中檢修導致國內貨源緊張。不過,隨著下游市場需求飽和,純MDI的上升態勢會減弱,下半年有可能走跌?!鄙馍绶治鰩燅R峰預測說。
大宗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金銀島分析師葉曉儀則告訴本報記者,目前聚氨酯產業鏈整體開工率在6—8成之間,但下游汽車內飾、家具出口及制鞋等產品出口紅利銳減,而保溫、太陽能行業不溫不火。在這種情況下,下半年聚氨酯各原料行情大幅走高的可能性較低。
“隨著傳統淡季來臨,聚氨酯原料MDI、TDI進入低迷期,行情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下半年市場或以悲觀基調開始?!甭”娰Y訊分析師宋倩也表示,目前聚氨酯終端需求仍受國家房地產政策影響、表現萎靡,軟體家具、房屋保溫工程等行業逐漸衰退,進而影響MDI、TDI整體需求。加上歐債危機及原油動蕩影響,國內快速消費品企業面臨生存困境,預計近期出口訂單也難有較好表現??紤]到全球MDI、TDI供大于求局面加劇,國內異氰酸酯產能仍在不斷擴張,故短期內國內MDI、TDI價格將繼續在低位徘徊,不乏下探可能。
醇醚
作為煤炭的下游,醇醚產業鏈在上半年整體平穩,漲跌幅度均在4%以內,且產業鏈聯動性較強。其中,一季度在市場因素推動下,醇醚產品尚能維持震蕩上行;但二季度后,消極的市場環境及疲軟的下游需求導致醇醚行情急轉直下。
以甲醇為例。今年5月之前,由于伊朗禁運預期影響,市場對甲醇進口擔憂加劇,導致后者前四個月的漲幅達12.87%;但5月之后,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下游需求低迷,甲醇在短短兩個月內就累計跌了11.06%,跌至年初水平。
記者了解到,甲醇的下游主要包括甲醛、二甲醚、甲醇汽油等。其中,甲醛持續受到房地產調控的沖擊,二甲醚則受嚴禁混摻及液化氣走低影響,甲醇汽油也遭遇成品油走跌的拖累。統計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甲醇產能已達5000萬噸,今年1—5月份的累計產量為1085.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6.6%;而作為甲醇最大的下游品種甲醛1—5月的產量為665.31萬噸,較去年同期降幅達8%,供應與需求形成強烈反差。
“鑒于目前甲醇產業鏈產品已跌至較低價位,預計短期盤整為主,三季度或有改觀?!奔状挤治鰩熗趺粽f。
已跌回年初水平
鹽堿
兩極分化加劇
和其他幾個板塊的一邊倒行情有所不同,上半年鹽堿市場呈現兩極分化局面。其中,原鹽基本以單邊下行為主,井礦鹽主流均價跌至338元/噸,跌幅為14.21%,同比下跌19.5%。與此同時,燒堿市場卻不斷走高,如32%離子膜燒堿主流均價從年初的817元/噸漲到6月底的901.5元/噸,漲幅為10.34%,同比上漲18.3%。
“出現兩極分化的原因是原鹽受純堿市場影響較大。后者今年整體下滑,行情低迷,廠家開工率較低,出貨困難。相反,燒堿走強則主要歸功于下游氧化鋁、造紙等行業的穩定需求和廠家力挺?!鄙馍绶治鰩熇顭樥f。
在她看來,燒堿價格雖處高位,但這與當前的氯堿市場環境有關,一旦其他氯堿產品開始反彈,燒堿將面臨調整的可能??紤]到當前國內化工環境不佳,下游需求打不開,對上游的化工原料產品形成制約,因此下半年鹽堿市場逆轉因素較少,或呈僵持格局。
“傳統上,兩堿企業在夏季多有檢修計劃,如山東海天、杭州龍山、江蘇德邦等近期均有檢修計劃。盡管下游需求疲軟,玻璃企業庫存高企,短期看難有利好,但純堿企業意圖控制盈虧平衡點的心態明顯。在上述背景下,純堿價格從6月底開始略有反彈,且影響延續時間可能較長。但遠期還是看淡8月走勢?!甭”娰Y訊分析師說。
磷礦石
下半年有望穩中有升
受益于資源整合,磷礦石價格上半年也穩步攀升。監測顯示,1月初30品味磷礦石市場均價為562.5元/噸,6月底30品味磷礦石市場均價為642元/噸,漲幅達14.13%。
在分析師看來,磷礦石漲價首先要歸因于資源整合。上半年,隨開采量的不斷加大,磷礦石儲量和品味下降很快,開采成本也繼續提高。為此,地方政府加大了對磷礦資源的整合,尤其在貴州、云南、湖北等磷礦資源分布集中的省份,高品位磷礦石一般以自用為主,控制出貨。另一方面,下游磷肥行業上半年整體表現穩定,后者較高的毛利水平也為磷礦石漲價奠定了基礎。
“目前高品位磷礦石資源日益枯竭。在政策、開采成本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預計下半年磷礦石還將穩中有升。”生意社磷礦石分析師張廣說。
對此,金銀島分析師楊偉華則認為,近期磷化工行情進一步好轉跡象不明顯,而宏觀經濟形勢對磷化工行情也沒有足夠支撐,故并不看好后市。不過,8月后是磷肥生產的傳統旺季,屆時礦石需求或逐漸增加,預計對高位磷礦石價格會帶來一定支撐。
橡塑
出口形勢嚴峻
作為石油的下游品種,橡塑一直走“出口拉內需”的道路,但今年出口形勢的空前嚴峻給行業帶來致命打擊。
整個上半年,國內橡塑市場整體偏空。廣交會數據顯示:今年歐美訂單同比縮水8%左右,而房地產、家電、汽車等主流消費領域也表現堪憂。隨著4月以來原油走低導致成本塌陷,橡塑產業鏈終于出現斷崖式下跌,并一直延續到6月中下旬。
資深分析師薛金磊認為,經濟放緩給內外需求帶來的創傷需要一個長期的修復過程,因此橡塑市場短期內很難有太大作為,中長期則要取決于全球經濟復蘇的時間和進程。(陳其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