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盛基金經理大玩跨界管理 4只債基業績告負
在今年股市低迷了11個多月的行情之下,債市行情風聲水起。然而,并非所有的債券基金都把握住了機遇,一些重配可轉債以及踏錯股市節奏的債券型基金,至今仍處于負增長。統計顯示,在負增長的11只債券基金中,長盛基金[微博]命中4席,成為今年最倒霉的基金公司。《金證券》記者注意到,長盛基金潰敗,與其基金經理大玩跨界管理不無關系。
高配可轉債長盛占4席
從基金行業的成績報告單來看,QDII基金無疑是今年贏家,據銀河數據顯示,51只QDII產品的平均業績為12.29%,為今年整體表現最突出的基金板塊。
除了QDII基金,今年以來,整體表現最搶眼的還是債券基金。統計數據顯示,債券基金板塊中,85只普通一級債基的平均收益是7.4%,9只標準債基的平均收益是6.97%,97只普通二級債基的平均收益是6.77%。
然而,并非所有的債券基金都把握住了機遇,一些重配可轉債以及踏錯股市節奏的債券型基金,至今仍處于負增長。
據天相投顧統計,截至12月25日,在全部可比的債券型基金中,今年以來共有11只收益為負。數據顯示,這11只債券基金為多利進取、長盛同禧C、長盛同禧A、銀華永泰C、長盛積債、匯添富轉債C、銀華永泰A、長盛債券、匯添富轉債A、大成強債和融華債券,今年凈值增幅分別為-19.93%、-6.99%、-6.29%、-1.70%、-1.14%、-1.02%、-0.90%、-0.74、-0.61%、-0.03%和-0.03%。
不難看出,長盛基金成為最不幸運的基金公司。
專業人士分析認為,之所以有債券基金在牛市中虧損,主要是因為配置上重倉可轉債,在股市持續下跌的背景下拖累了業績。比如,長盛同禧、長盛積債的可轉債配置較多,長盛積債持有石化轉債1.94億元,占基金凈資產比例高達28.74%。
基金經理大玩跨界管理
據了解,長盛基金共有8只債券型基金,4只基金已占據其整個債券基金的半壁江山。
在上榜的長盛同禧C、長盛同禧A、長盛積債、長盛債券4只基金中,分別有蔡賓、梁婷及吳達3位基金經理,不過,《金證券》記者注意到,這3位基金經理都是能人,蔡賓和吳達,不但管理著債券基金,同時蔡賓還管理著長盛同鑫保本混合基金,吳達還同時管理著長盛環球行業股票型基金。
基金經理可以同時管理多只基金,一般情況下都是同類型的基金,而長盛基金基金經理卻玩起了跨界管理,這不得不讓人捏了一把汗。
相關新聞
更多>>